老胡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0节,七零错换人生,老胡十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吧?”
“听话听话,才半天功夫呢,你着啥急。”
安然哑然失笑,自己这种保姆心态可真不行啊,好容易出来一趟学习的机会却把整个家庭背在自己背上,接下来还有那么多天呢,要都这样岂不是要寝食难安?
挂了电话,她把行李整理好,看着时间差不多,就下楼去吃饭了。深市商业厅配的有食堂,因为商业发展得好,招商引资搞得如日中天,就连食堂的饭菜也是很高档的,不仅有荤有素营养搭配,还都是在石兰省不容易吃到的鱼虾海鲜这些。
安然掏出刚才在签到处领取的饭票,打了几份海鲜,刚把饭菜打好准备端回房间里吃,另外四位“老师”就招呼她:“小安来这儿坐。”
安然只得端着过去,幸好位子也够坐,不用挤。
老干部们一边谈论着这边的饮食口味,一边说这里的变化,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我七十年代来的时候,这儿就是个小渔村,人都没有,当地生产队以捕鱼为生,还有不少人削尖了脑袋要偷渡到对岸去。”
“现在啊,我都找不到当初的小渔村具体在哪个方向了。”
安然连连点头,可不是嘛,这就是改开的红利啊,曾经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游也要游过去的地方,以后也将被这个曾经的小渔村超越,到时候多的是对岸的人来这里工作生活。
因为都是一个省份来的,大家天然的有一种亲密,说着说着,有俩人走过来,在大学校长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哎呀真是老王啊,我还以为看错了。”
说话的是一个同样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同志,据王校长介绍,这是隔壁省份工业厅的领导,要在石兰省,那就是安然的直属领导,她忙起身打招呼,慢慢地聊起来。
就这样,每天吃饭时候,或者参观,或者外出的时候都能遇到老熟人带老熟人,老乡带老乡,很快安然就把全国这一批一百多人认齐了。
本来,安然也不是天生就对人脸和交际敏感的,但上辈子的工作是不允许她清高的,必须逼着自己记住人家的脸和各种称谓,毕竟下一次见面能一下将对方认出并叫出的话是很加分的。这一辈子的工作经历,那更是,已经把这种本事练就得炉火纯青了,怎么称呼,什么职位,哪里人,甚至连小习惯她都会记下来。
要说不累那是放屁,有时候她都觉着自己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些,可现实是不当弄潮儿就会成为一朵小水花,甚至连水花都没机会当。时代在进步,她一个要学历没学历,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