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5节,七零错换人生,老胡十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班主任和陈校长是对小野付出心血的老师,他们不应该让人家尴尬。
“小野的通知书我也是早上才知道,还没来得及感谢陈校长和班主任的教育有方,咱们孩子小,在学校这几年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安文野很省心,还会帮我管纪律呢。”班主任慈爱地看着小野,“通知书到了?”
陈校长轻咳一声,打断班主任的话,主动坐到安然对面,“安文野妈妈,我们今天呢,主要是陪这位王老师来的,他是港城大学负责内地招生的老师,你们家安文野的成绩港城大学那边听说了,很希望她能考虑一下,你看……”
说着,王老师双手递过一张名片,说话很矜持也很客气,“你好。”
安然心头一动,港城大学的?说实在的,在这个年代,华国刚开放几年的时候,港城那就是国外,还是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那样的存在,而不是四十年后那个跟大陆差距不怎么大优势也不怎么明显的港城,这时候的港城大学在世界排名都是相当靠前的。
不可否认,燕京大学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可跟港城大学还是有差距的,一个是区域性名校,一个是国际名校。
王老师口头上一面说着,一面给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递了一份港城大学的介绍,“如果安文野同学愿意去我们学校的话,可以免试直接入学,学校还将提供一份全额奖学金,完全能cover大学四年期间所有的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开销。”
在港城那样的地方念书不比在国内,国内大学免费,每年还有补贴发放,像张卫东的弟弟每年还能倒给家里寄钱呢。可港城不一样,那是完全的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大学是彻底的精英教育,学费住宿费教材费都非常昂贵,更别说还有衣食住行各项开销,普通双职工在国内挣三年还不够小孩上一年学的。
倒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安然现在虽然没能如上辈子一样做生意成为小富婆,但供孩子去港城读大学的钱还是有的。
果然,因为不在意,所以就没有一般内陆考生听说时的那份惊喜,王老师加把劲,继续道:“我们还将承诺,如果安文野同学在我校继续升造硕士研究生的话,将继续免试入学,并提供全额奖学金,毕业后优先提供留校机会和优质工作机会。”
这就意味着,只要她还想继续在港城大学,那就是5—7年的一切费用都能靠奖学金全额度过,毕业还能得一个优质工作机会,这种好事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一般家庭到这份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