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杨云的工业革命,大唐杨国舅,天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美洲的二号营地,短时间内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多功能的城市。
铁矿矿山、铜矿矿山、硝石矿山、煤矿矿山围绕在城市周边,城里城外河流边开设着各式作坊,一些用水力驱动,一些用蒸汽机驱动,源源不断生产出各种产品。
此外在开垦出来的荒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看上去生机勃勃。
若是按部就班发展,短时间内自然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切就在于杨云手下有乙丹、吴元这样的得力干将,每个徒弟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没有起重设备,乙丹便充当大力士,几千斤的东西轻易便举起来,看得围观者头皮发麻,乖乖听命行事。
关键是吴元能改变物质形态,物体的大小可以随意调节,连其属性都能更改,制造各种零配件基本是意念一转的事情,如此一来,如此一来,生产蒸汽机、切割机床远远不断生产,然后又通过机器加工制造机器,制造业方面营地这边已经快要达到工业革命中期的水平。
若是能继续向前发展,工业水平基本能往十九世纪末期发展,不可谓不神奇。
杨云本来不太想发展织布机这些东西,奈何织布机的研究相对容易,若是再用已经研发出来的蒸汽机带动,织布的效率会成倍提升,杨云为了能赚足够多的钱,维持美洲这边的城市发展,只能把一部分人力放在织布方面。
正好之前从南美土著这边有很多女性,这些人没法参加重体力劳动,除了参与种植外,就是到作坊来织布。
只是这时代棉花并不是织布原料,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南北朝时传入大唐,但只是在西域地区种植,唐朝宫廷虽然也有,但都是作为观赏植物存在,真正普及种植并将其织成布帛是在宋末元初。
用丝绸织布太过奢侈,大唐的蚕丝也供应不起杨云的织布工坊,此时只能用各种麻类植物纤维织布,南美大陆这边只提供部分原料,主要还是在益州地界采买。
杨云的织布工坊开业后,不到半个月时间,仓库内已经堆满如山的布料。
“师傅,弄这么多麻布做什么?要做很多衣服吗?”张镜彦看着堆成小山般的布料,眼睛瞪得大大的。
女孩子都喜欢新衣服,看到布料,就好像是看到一件件新衣,喜不自胜。
杨云道:“这些都要运回益州去售卖,我还没跟蜀地商贾谈好交易细节,得先运回去一些试试水。”
“应该很好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