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2章 崔后一日破大案……唐王新政再加鞭,葬元,武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相应的,州郡县也要设置环保局,处,堂。乡村环保,由所有乡村官吏共同负责。一村不净,追责村正。一乡不净,追责乡正……
城池乡村的粪便,沟渠,必须定时清理疏通。
环保寺还掌管山林水泽。规定不能滥砍滥伐,不能污染河流,人畜尸体必须尽快深埋,春夏两季不许打猎。
规定的并不多,也不难做到。
当然,作为法规,一旦违反,就要服劳役,修路修桥修水利。
崔秀宁看了看,补充道:“该建一所全国性的医科大学了。”
李洛问:“海东医院和医学堂的人力资源够么?”
海州拥有唐国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最好的医师,那是两人五六年的成果。
海东的医师,虽然还是中医,但理论上已经有些像后世医师了。在崔秀宁有限的理论引导下,这几年海东医学水平已经超过中原。
崔秀宁把所能知道的,也能说出来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全部整理出来给了他们。
虽然她知道的并不多,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医学界,绝对都是颠覆性的。
可以说,警察出身的崔秀宁,是海东医学之母。
而那些中医理论丰富的传统郎中,算是海东医学之父。
两者结合,竟然摸索出一条新中医的路子。使得中医得到很大的优化改良。
尤其是分科制度,让海东医院的治疗水平大幅提高,效率也大大提高。
崔秀宁道:“海东医学堂已经毕业了两批,四五百人的医师队伍还是能抽调出来的。”
这四五百人都是当年选拔的有志从医的苗子,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又在海东医院从业。
李洛道:“几百人,设立一所医科大学足够了。不过,不能叫医科大学,太现代化了。就叫大唐医道学宫。”
医道学宫?
崔秀宁有点好笑,这名字好听,而且霸气,可是怎么听怎么古怪。
李洛神色很认真,“医道,也是道的一部分,发扬医道,也符合大唐以道治天下之本。”
“你越来越古化了。”崔秀宁笑道,“那就大唐医道学宫吧。几百人全部调过来做医道教授。分为骨科,儿科,妇科,脏腑科,五官科,肌肤科……”
李洛叹口气,“只能分成这几个科了,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天,连接几道诏书就颁发下来。
尤其是要在各县设置大唐慈恩院的诏书,顿时让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