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4章 大唐《赐姓诏》……称臣纳贡?,葬元,武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算他们不满,那也无用。
同时,李洛下令蠲免今年赋税,赈济灾民,恢复生产,顿时进一步赢得了民心。在百姓心中,和蒙元贵族一比,大唐皇帝简直是圣人。
此时的日国底层百姓还没有太多的民族意识,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认谁。至于神国云云,天皇云云,那是什么,能吃么?再说,神国早就亡了,天皇也早没了。就是当初无处不在的神社,也都没了。
被改为夏东县的萨摩国,之前的守护府早就变成了县衙。蒙元县令和达鲁花赤被镇压后,又换上了唐国来的官员。
县令是唐国来的乡正,县尉(县警都尉)也是唐国调来的警官。只有县丞和主簿,是日人。新任命的乡正村正,也都是日人。
当然,他们已经不是日人了,统统改成汉人族群,隶属于华夏族。
夏东县的县丞原来叫原田利仁,本是华族出身,后来成为蒙古贵族的奴隶,吃了几年苦头。因为精通汉学,被选拔为县丞。
《赐姓诏》下达后,原田利仁选择了刘姓,因为他祖上刘阿知,是汉献帝的玄孙。不光是他,很多华族大姓,都是汉献帝的后裔,这个他们自己都是清楚的。
大部分华族,祖上都来自中原,这根本不是秘密。
现在改回刘姓,认祖归宗,刘利仁反而更高兴。
刘利仁刚从外面主持赈济回到官衙,就被县吏请到县令官房。
“县令官人。”刘利仁对县令陆卷益行礼道,“不知召下官何事。”
他的汉话非常流利,而且带着中原口音。
陆卷益指着案前的坐垫,“县丞官人坐罢。本官就是问问,这某某信徒还俗之案,到底怎么回事。”
陆卷益是洪武元年的进士,考中之后授了九品乡正。做乡正数月,就被选拔为随军吏员,轻轻松松当了七品县令。
刘利仁正坐下来说道:“禀县令官人,鞑子在时,本县新修的某某寺强制百姓皈依,还强抢很多民女入庙,简直罪大恶极。”
“王师到后,虽然将色目庙主正法,可是,很多被强迫皈依的人,受某某蛊惑已深,竟仍然坚持信奉。下官就烧毁某某经,强令他们改信,谁知他们趁下官不备,竟然举火自焚,烧死了十三人!”
陆卷益神色不愉地说道:“这些人当真愚昧,被强制皈依五年,竟然如此冥顽不灵!”
刘利仁苦笑道:“此事重大,肯定是要上报的。县令官人就说是下官失职,以至于多人自焚而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