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3章 不怕大唐之怒么?,葬元,武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师,陛下曾经说过一句话。陛下说,汉人和吐蕃人,本就是一家,俱为炎黄后裔啊。”一个年轻的僧人说道。
这两个年轻僧人虽然穿着萨迦派特有的花袈裟,也剃光了头发,可是神色和其他僧人有些不同,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另一个年轻僧人也笑道:“不错,陛下的确曾经说过这句话。吐蕃人本是迁移到高原的炎黄后裔,这是确凿无误的。汉蕃一家,可不是一句口号。以大师的智慧,当不会认为,大唐天子口出妄语。”
“说起来,陛下对大师,一向是心生敬仰。陛下曾说,天下有道高僧,如今只有八思巴。”
八思巴年约五旬,宝相庄严,双目深邃湛然,目光平静。他听到两人的话,神色全无一丝波动,淡淡说道:
“大唐皇帝之言,老衲自然信得。只是,老衲乃世外之人,两位贵人之言于老衲,直如清风吹白云,白云飘散不是云。”
“世间皆有缘分,兴者兴,如三月花开。败者败,如五月花落。开者自开,败者自败。”
意思很明显,我不想管这些。管也没用。
这些话,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心之言,就不得而知了。
两个年轻僧人目光幽幽的打量八思巴的表情,意欲从这吐蕃高僧脸上看出对方内心的想法。
然而,他们看不出什么。八思巴犹如古井不波,神色自若,全无端倪。
说起来,八思巴在密宗高僧中,可谓一个异类。
他固然精通密宗佛法,也是当今的密宗教主。可他的做派,却又和一般的密宗僧人迥然不同。
什么大欢喜,人皮法器这些东西,八思巴不但不提倡,还持反对态度。
他本人认为,这些事物,乃是天竺和苯教遗毒,实与佛法慈悲背道而驰,属于夜叉道。
但,八思巴的特点又是,凡事不强求。他无意通过改革的方式,强迫密宗僧人放弃这些夜叉道。在他看来,这同样也是“强人所不欲”。
在世俗之人看来,这当然是不作为。或许在他自己看来,这就是“不放不往,持我心念。”。
这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可实在是有些不作为了。可事实上,他也很清楚,就算他要改革密宗,也做不到。
八思巴精通汉语,双方的交流毫无障碍。
年轻僧人道:“既然大师如此淡然世外,为何当初蒙古大军占领吐蕃,大师还要亲自去见忽必烈,为吐蕃人请命,接受元廷国师帝师之职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