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1章 赐婚,葬元,武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譬如铁木真、窝阔台、忽必烈诸可汗,虽是豺狼之属,却也是雄才大略,一代令主。其罪可书,然其才略不可贬低,不然贬低的就是我华夏自己,华夏总不能被几个无能鼠辈,跳梁小丑征服过吧?”
“又如木华黎、兀良合台、博尔术、速不台等名将,拖雷、拔都、旭烈兀等宗王,其将略才能和战绩,都不能抹杀。然其攻略屠戮之罪,也要如实记载。”
“至于耶律楚才、丘处机、许衡、刘秉忠等人,俱为一时之豪杰。这些人虽然出仕蒙元,却功绩卓著,有功于华夏,不失为名臣贤士。”
“然张弘范、史天泽、董文炳等汉军世候,以及刘整、吕文焕、高兴、范文虎、留梦炎、叶李等降将降臣,皆是数典忘祖、认贼作父、为虎作伥的汉奸国贼。这些人,其罪更要彰显,其才却不值一提。其奸其丑,要穷形尽相,遗臭万年。”
李洛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总算把《元据书》的要求提了出来。
“关汉卿。”皇帝看向文艺寺寺卿。
关汉卿心中一喜,“陛下。”
皇帝微笑道:“任命你为《元据书》总裁官,主持编修《元据书》。”
“谢陛下!臣必不负使命!”关汉卿有些激动的谢恩。
众人都有些讶异,《元据书》这么重要的史书,为何交给关汉卿?
关汉卿固然是当世文豪,可他并不是海内知名的大儒。要说在经史上的造诣,朝中比关汉卿强的人多了去。
这个混迹风月场写戏曲的老油条,说白了就是一个文坛混混,根本不是正经名士啊。
朝中名士,事实上没几人把关汉卿这样不走正途的文痞当回事。
当然,要论起写戏曲杂剧,编话本传奇,关汉卿的确是大才,天下无出其右。可这是修史!
关汉卿这样的人,不够格!
但是,天子乾纲独断,金口玉言的点了关汉卿,文臣们也不敢反对。不过,很多没有混上修史总裁官的名士,不免心中有些看关汉卿笑话的意思。
李洛为何把《元据书》交给关汉卿来主持?
因为在他看来,《元据书》注定和《宋史》、《辽金西夏史》不一样。也应该不一样。
《宋史》和《辽金西夏史》要修的典雅清正,可李洛满意的《元据书》,却偏偏要修的通俗,接地气。
《元据书》虽然是史书,却是李洛用来普及推广的国民读本。所以语言不要深奥,不要有史家常用的春秋笔法,而是要具备很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