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0章 商贾如猛虎,当在笼中卧,梦回大明春,王梓钧,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为大明贺,为陛下贺,此亦诸位同僚之功,非我一人而能为之。”
去年秋天,阁臣王宪病故。冬,刑部尚书颜颐寿,因病致仕归乡。
于是,中枢重臣再次变动。
张璁授东阁大学士,终于做了内阁辅臣,内阁排名为:王渊,毛纪,汪鋐,王廷相,张璁。
凌相转任兵部尚书,曾与王渊一起在辽东督理马政。
金罍转任刑部尚书,王渊的同年兼好友。
郑善夫转升仓场尚书,王渊的弟子。
桂萼转升工部尚书,王渊的同年,曾与王渊一起在浙江开海。
常伦转任刑部左侍郎,王渊的同年兼好友,曾一起在浙江开海。
史道转任工部左侍郎,王渊的弟子。
硬要说王渊提拔党羽、排除异己,那也真没说错,中枢重臣大部分是王渊自己人。
掌管制敕房写诏书的,是王渊的同乡田秋;吏部尚书何瑭,两个儿子全拜入王渊门下;户部尚书严嵩,更是早早投靠王渊;礼部尚书罗钦顺,孙女嫁给了王策。
各部左侍郎,也就吏部宋沧,是杨廷和的门生。兵部方献夫,是王阳明的弟子。礼部许瓒,纯靠政绩和资历提拔。
内阁一团和气,六部一团和气。
这种和气,纯粹是摄于王渊权势,暗地里早就在争权了。
王党内部渐渐分出派系,虽然大家都拥护改革,但彼此利益之争在所难免。
严嵩跟郑善夫就关系恶劣,之前一个户部尚书、一个工部左侍郎。工部由于铁道司的设立,以及每年大量拨款兴建水利和边防,过手的钱财让户部看着眼红,偏偏每次开工还要户部支援银两。而且部分机构财政管辖重叠,导致户部和工部成为冤家死对头。
在多次争夺财权之后,严嵩和郑善夫的斗争已经公开化。
如今更有意思,王渊把郑善夫调去当仓场尚书,直接负责管理户部的钱袋子,严嵩私底下甚至对王渊产生怨言。
同时,严嵩也明白,王渊在刻意敲打他,因为他上次争权越界了。
郑善夫和方献夫也有矛盾,纯粹是学术之争。
物理学派弟子当中,郑善夫官做得最大;阳明心学弟子当中,方献夫官做得最大。两人各自发展弟子,导致中央朝廷里面,王渊和王阳明的再传弟子,不断发生学术理念争执,渐渐影响到郑善夫和方献夫两人。
另外,兵部尚书凌相,工部尚书桂萼,两人之间已经有了私仇,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