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7章 友善或猜度,锦衣玉令,姒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际的明月,一头长发在风中微微摆动。
暗夜如一口千年无波的古井,隐藏了所有的情绪,也埋葬了所有的心事,只剩谢放没有情绪的一张脸,高高颀长的一个人,与庭院的静物融为一体。
……
次日天不见亮,朱九就到了无乩馆。
他是和娴衣一起来的,六年的时光过去,两个人变化都挺大,看到谢放等侍卫,又是一番欣喜地寒暄和感慨。一直到赵胤起床,他们这才入内去请安。
朱九和娴衣共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四岁,一个才刚断了奶不久。
赵胤先是问起他们的生活,然后才问朱九:“叫你打听的事,可有眉目了?”
“爷!有了。”朱九仍是旧时称呼,一到赵胤面前,他仿佛又变成了当初那个毛头小子,浑然不像两个孩子的父亲,连神色都激动起来。
“朱弘济原是济宁府汶上的县令,进士出身,家世倒也清白。只是这个人性情保守,为官以来无功无过……按说,以他的资历是万万不可能升任通宁远督抚之位的。”
可他偏偏就是升了。
赵胤淡声问:“何人提拔?”
朱九道:“这老小子藏得很深,属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赵胤瞥他一眼,“说重点。”
朱九呃声,“陛下。”
赵胤沉下脸来,朱九这才尬笑,“属下查阅了吏部卷录,发现朱弘济的任命是陛下亲自颁旨,一切皆有章可循,不见异常。最初也确实没有查出什么端倪,不过后来得亏娴衣,让属下发现了一桩诡事……”
当了几年千户,说话都喜欢绕圈子了。
赵胤冷冷扫他一眼,朱九又笑,“朱弘济祖籍汶上,与户部尚书杨荣本是同乡。当年朱弘济上京赶考,曾上门拜会过杨荣,据说是受了杨荣的冷遇,后来便没有什么往来了……可这个通宁远的督抚之位,却是杨荣向陛下举荐的。爷,你说,此事诡是不诡?”
杨荣?朱弘济?朱宜年?
几个人的名字一一掠过赵胤的脑海。
他凝滞片刻,脸上浮出一丝冷笑。
“更衣,本王是时候入宫了。”
……
正当早朝的时辰,宫门前来往的官员众多,赵胤骑着马一路过去,引来了无数的目光。
锦城王回来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了出去。
对四周或友善或猜度或复杂的目光,赵胤一一点头示意,将缰绳交给谢放,着一身亲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