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大炮俱乐部,从地球到月球,儒勒·凡尔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北战争的时候,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城里出现了一家新成立的俱乐部,而且人气还挺旺。众所周知,这儿的人原本是些造船的、开店的,要么就是摆弄机器的,可现在一下子都热衷起军事来了。普普通通的商人,不站柜台了,摇身一变,就成了尉官、校官或者将军什么的,其实他们根本没上过西点军校1。不过,他们倒也很快就和欧洲那边的军官不相上下了,跟那边的同行一样,凭着投入大量的弹药、金钱和人力,还真能打胜仗。
不过,要说美国人比欧洲人强还得说造枪炮的活儿。这倒不是说美国人的武器比欧洲人的精良,而是美国人造的炮硕大无比,并具有空前远的射程。至于平射、俯射、斜射、纵射或直射什么的,无论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普鲁士人也算是学到家了,但是,他们的大炮、榴弹炮和迫击炮要和可怕的美国大炮比起来就真成袖珍手枪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美国人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师,就像意大利人生来就是音乐家、德国人生来就是哲学家一样,美国人生来就是当工程师的材料。所以,看到他们把本事用到造大炮上,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看看帕鲁特、达尔格伦还有罗德曼2等人的惊人之作吧。欧洲人的什么安姆斯强、巴利赛和鲍列牌子的大炮,比起大西洋这边的对手来可都得俯首称臣了。
所以,在南方和北方残酷厮杀的时候,造大炮的人便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合众国的报纸大力宣扬他们的发明,结果就连买卖人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也开始夜以继日地搅动脑汁,成天计算那古怪的弹道。
要是一个美国人闪出个什么念头,他就会找第二个人去合伙;要是三个美国人凑到一块儿,就得选出一个头儿,两个秘书;四个人到了一起,肯定会有一个当档案管理员,这个公司便就此开张;要是有五个人,就要开大会,成立俱乐部。巴尔的摩也是这样。新式大炮的发明人找来了一个铸炮的人和一个镗炮筒的人,组建了大炮俱乐部的核心班底。一个月之内,这家俱乐部居然吸收了1833个正式会员外加30575个通讯会员。
每个申请参加俱乐部的人都必须具备一个资格,那就是曾经发明过或改进过一种大炮,倘若没研究过炮,搞过别的武器也行。不过得说一句,那些只发明过什么左轮手枪啦、卡宾枪啦等小玩意儿的人基本上不在考虑之列。发明大炮的人在这儿绝对享有很高的地位。
“那些先生受尊重的程度,”俱乐部一位最有科学头脑的人说,“是和他们研究的大炮体积成正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