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章 巴比康主席的讲话,从地球到月球,儒勒·凡尔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转的星球美不可言。在数学、天文学、地质学,还有光学领域里,关于月球的说法人们都已经知道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和她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话音未落,台下一片哗然,大家惊喜异常。
主席继续他的讲话:“请允许我重申一下,有一些头脑发热的家伙曾说他们如何踏上过幻想之路,探到了月球的秘密。那还是十七世纪的事,有个叫什么大卫·法布里修斯的人吹牛,非说亲眼看见了月球上的人。1649年,又冒出来个法国人,说是叫让·包杜因的,还出版了一本叫作《多明果·公萨赖斯从地球到月球游记》,据说书里的主人公是个西班牙探险家。也就是在同一个时期,西拉诺·德·贝热拉克写了本《月球游记》,颇有影响,在法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再往后,又是个法国人,叫封特奈勒的,写了《多元世界》,成了当时的畅销之作。大约到了1835年,又有一本小册子,是纽约的刊物《美国人》介绍过来的,里面讲了一个叫琼·海歇尔爵士是怎样被派到好望角去研究天文学,然后用一架从内部照明的高级望远镜把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缩近到了只有80码(240英尺)!就这么着,他说看见了河马进出的洞穴、边缘闪着金光的绿色山峦、长着象牙一样犄角的羊、一种白色的鹿,还有什么长着翅膀的居民,就像蝙蝠一样。这本小册子是一个叫洛克的美国人的杰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嘛,这事很快被证实是一场恶作剧,被法国人最先把它当成了笑柄。”
“敢笑美国人!”梅斯顿一听便吼了起来,“想干嘛,这就是开战的理由!”
“冷静点儿,我的朋友。不过,没等那些法国人笑出声来,他们就被我们的一个爱国者给耍了。为了结束这个小故事,我就再说说那个叫汉斯·普伐阿尔的鹿特丹人。此人乘一只气球,飞了19天,登上了月球。气球里装的是一种从氮气里提取出来的气体,这种气体比氢气还要轻37倍。这次登月之旅,当然了,还包括前边说的几个例子,都纯粹是凭幻想捏造出来的。这是一位著名美国作家的杰作,他就是埃德加·坡!2”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15/1-200615214345K3.jpg" />
月 相
“万岁,埃德加·坡!”听众兴奋地高呼起来,主席的话就像让他们触了电似的。
“我要说的是,”主席继续讲着,“已经列举的这些所谓的实验全都是纸上的空话,不足以和主宰黑夜的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