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炮弹车厢,从地球到月球,儒勒·凡尔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听说过。”
“这不奇怪,”阿当接着说,“戏里有个小偷儿,要在一家人的房子上挖洞,可他拿不定主意,是把洞挖成竖琴形、花朵形、鸟形还是罐子形的呢。你说,巴比康,如果你是评审团的成员,你会判这个小偷儿有罪吗?”
“我会毫不犹豫,”巴比康脱口而出,“他要挖人家的房子行窃呀。”
“而我却要赦他无罪!这就是为什么你永远无法理解我的原因。”
“我也不想理解你了,我豪爽的艺术家。”
“既然我们的炮弹车厢外表还有欠完美,我希望至少能允许我把它布置得富丽一些,这也符合我们地球大使的身份。”
“至于说炮弹的里面,你就随意布置好了。”
但是,在探讨美学之前,巴比康所考虑的却是实用。他发明的那套减轻炮弹后坐力的系统已经精密无误地安装好了。
巴比康曾认为,什么样的弹簧也无法彻底抵消发射时的撞击力。他的想法不无道理。还是在斯克斯诺树林里那次众所周知的散步过程中,他终于想到了妙招,解决了这个巨大的难题。他要借助水的力量来帮忙。具体做法如下。
炮弹里先要灌进三英尺深的水,水的上面浮着一个圆形的密封木板,不会透水,木板的边缘紧贴着炮弹的内壁,可以上下滑动。这个板子就是乘客们的座位。水被一些横向的板子隔成一层一层的,炮弹启动时的坐力会把这些隔板一个接一个地撞破。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层水,从下到上,依次通过一根根排水管儿从炮弹顶端排出去,这样就起到了弹簧一样的缓冲作用。而圆木板本身也装着坚实的防震垫,只有在下方的隔水板都撞碎之后才会落到弹体的底部。毫无疑问,炮弹里的乘客在所有的水排完以后仍可能会承受很大的后坐力,但是巴比康预计这个撞击力会被强大的弹簧抵消。
的确,3英尺深54平方英尺的水,重量会达到11500磅,但根据巴比康的估计,炮膛内气体的膨胀力足以应付这部分额外重量,况且在碰撞力的挤压之下,不消一秒钟,水就能完全排泄出去,炮弹马上又会恢复正常的重量。
这就是巴比康为应对后坐力震动这一重大问题想出的解决办法。布里杜威尔公司的工程师们对方案理解得很透,工程也完成得非常出色。只要方案的效果理想,而且水能排出去,里面的乘客就能毫不费力地清理掉板壁的碎片和拆除动身时支撑他们的圆木盘。
炮弹的上半截有一层皮垫子,被像钟表发条一样的优质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