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准备工作,从地球到月球,儒勒·凡尔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1月22日,离最后动身的日子还有10天了。现在需要做的还有一件事,这件事的成功将意味着准备工作的彻底结束。这是一件细致、危险的工作,需要百倍的小心。尼科尔船长曾就这件工作的成败压下了他的第三笔赌注。这件事不是别的,就是往大炮里填火药,这可是40万磅的火棉呀。尼科尔曾经认为这个重量大得惊人,断定把这么多的低氮硝化纤维素堆在一起,很可能会导致重大灾难。他的想法或许有道理。不管怎么说,在炮弹的重压下,而且自身重量又这么大,这种爆炸力极强的物质很可能会不可避免地自燃。
事实上,美国人的粗心莽撞和满不在乎的劲头更增加了这种危险性。内战期间,美国人就是毫无顾忌地叼着雪茄往炮弹里装药的。于是,巴比康下了决心不能让实验还没开始就流产。所以,他挑选了最优秀的工人,并一直盯着他们干,他靠谨慎和预防措施把成功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首先,他注意的是,不让把火药一下子全都运到围栏里来。他命令把药装在密封的箱子里,一部分一部分地运进来。40万磅火棉先被分成500磅一堆,然后用800个货运袋子装好,这些袋子都是找彭萨科拉当地最好的工匠专门定做的。运火药的车每辆只许装10箱,沿铁路从坦帕城运进来,每次只运一车,这样,围栏里的火药在任何时间内堆积在一起的总量不得超过5000磅。车一到,工人们立即赤着脚卸火药,接着用手工操作的起重机把火药搬到大炮旁边,一箱一箱慢慢地送进大炮的炮膛里。附近所有的蒸汽机事先已经被挪走,周围两英里以内不准有一点火星。虽然已经进了11月份,他们还是不敢在白天干活,生怕阳光照在火棉上会招致不幸的后果。所以,工作在夜里进行,他们用鲁姆科尔夫装置在真空里制造人造光把炮膛从上到下照得通明。一袋袋火药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炮膛里,用电线串在一起,每根电线通到一袋火药的中心,这样,在最后点火的时候就能同时把电火花传到每袋火药里。
引爆用的电线都包着绝缘层,最终汇集在一起像一根电缆从弹壁上留的孔里穿出来,这个孔刚好位于放置炮弹的位置以下。之后电缆又通过石头护墙上专门留的一个孔钻出地面。在乱石岗的顶上,电缆又由电线杆架着延展两英里,经过电闸,最终与电力强大的电池连接在一起。到时候,只要一合电闸,电流就会接通,40万磅火棉便被引爆。不用说,不到最后一刻电池是不会被接通的。
到了11月28日,800箱火棉顺利地填进了大炮的底部。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