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章 第一次危难来临,地心游记,儒勒·凡尔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事实上,我们必须实行定量分配了。吃晚饭的时候,我了解到我们的存水只够三天喝了。不幸的是,我们几乎没有在志留纪地层找到水源的希望。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们眼前都是通道中连绵不断的拱门。我们默默地向前走着,谁都不说一句话,仿佛大家都被汉斯的沉默寡言传染了。
通道并没有向上倾斜,至少不是很明显,甚至有时还显得在向下倾斜,不过这种趋势也不是很明显。这一切并不能使教授感到放心,因为地层的性质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过渡期的地质特征却越来越清晰。
灯光照在岩壁的页岩、石灰石和古老的红色砂岩上,发出绚烂的光芒。我们仿佛正置身在德文郡1一道露天的通道中,而德文郡这个名字如今已经被用来称呼这种泥盆纪地层。通道的岩壁表面常常覆有一层五彩缤纷的大理石,有的为玛瑙灰色并带有纵横交错的白色条纹,有些呈鲜红色,有些则是黄色中掺杂着一片片玫瑰红,接下来便是樱桃色的大理石,其中镶嵌着光彩夺目的石灰岩。
这些大理石大部分都带有原始动物留下的痕迹。从前一天开始,这些原始动物就已经明显开始了进化。现在,我看到的不再是发育不全的三叶虫,而是一些结构比较完善的动物的残骸,其中有硬鳞鱼,还有被古生物学家认为最早出现的爬行类动物蜥蜴。在泥盆纪的海洋中,生活着大量同类动物,后来它们都沉积在新生代的岩层中。
显然,我们是在沿着动物系统分类向上前进,在这个分类系统的顶端是我们人类。可是,里登布洛克教授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他大概怀着两个希望,一是出现一个垂直的通道,可以让他重新下降,再就是遇到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使我们再也无法前进。然而,傍晚来临的时候,他的任何希望都没有出现。
这天晚上,我开始感到口渴的痛苦。第二天,星期五,我们又行走在曲折的通道中。
十个小时后,我观察到反射在岩壁上的灯光已经大大减弱。岩壁上的大理石、页岩、石灰石和沙岩正在被一种暗淡的岩层代替。在通道一个狭窄的地方,我靠到右边的岩壁上。当我把手放到眼前,我发现手已经变得黑乎乎的。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全都是煤!
“这是一个煤矿!”我大叫起来。
“一个没有矿工的煤矿。”叔叔回答。
“谁知道呢?”
“我知道,”叔叔简短地回答,“我可以肯定,这条穿过煤矿的通道不是人工开采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