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亭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咒术,寒山纪,看长亭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回忆起武官的神情,感觉他似乎是很忌惮他们,所以不多说也不多问,带了人就走。
白玢答道:“是京兆府的人。”
陈文莺笑嘻嘻地用手肘推了推洛元秋,说:“是不是觉得他看我们的时候,那样子就像见了洪水猛兽?”
洛元秋点头,陈文莺接着说:“哈,这就没错了,我也这么觉得。不过不必理会,外头的人都是这般看我们的,你习惯了就好。”
洛元秋听她说“外头的人”,又说“我们”,便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曲折。如她师父所言,世俗中人,其实并不待见道门修士,甚至有些将他们视为异端,驱之赶之。有些身怀法力的普通人,也会因这不同,而遭到诸多歧视。
而这一切,都是来起源于那场逆谋反叛。孝宗皇帝在遗诏中追思悔过,痛斥道门是遗毒邪害,不可为伍,绝非我类。自此以后,朝廷对道门不断打压,使得这种观念已经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迫使修士转投乱教,与朝廷对立相抗。
洛元秋听陈文莺提到‘百绝教’一词,便飞快地略了过去,一副忌讳莫深的样子,心感奇怪,转念一想:“既然她不愿说,那我还是听着好了。”
虽显宗在位时已经意识到此举过激,颁下新法缓和,但他盛年之际无故暴病而亡,年幼的睿宗皇帝登基,此法便暂缓推行。时至今日,能有这般井水不犯河水的太平局面,已是十分不易。
洛元秋听的懵懂,也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她想陈文莺与白玢必然出身道门世家,否则不会对这类事了如指掌。从前她偶听师父谈起,早年出身名教大派的修士常与官宦氏族联姻,是当时人的一种风气,引以为美谈的佳话。动荡来临之时,也是靠着这层关系,逃过了朝廷的清肃。
后来他们从京中迁到了他处,凭借族中子弟经商为官,渐渐成势。同时保留原来修行的法门,择选适合的族人传承。不过这类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故而许多道法几近失传,有些甚至已不复存世,着实可惜。
天边隐现一抹亮,他们忙了一夜,将人送押至太史局中,又留下录了笔录,呈明此事经过,最后惴惴不安之余,等值守的官员核对完宗卷,签名画押,三人回司房继续候着。到了早上,冬官正来到官署,他们拜见过上官,站在堂下等待此事的结果。
冬官正看过宗卷,道:“很好。审度时事,排查异处,这都是掣令需做的。那炼丹的道人还未审讯出什么东西,不过此事涉及百绝教,都要转呈司天台,另行再议。于你们而言,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