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剑鸣如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将军穿回真少爷爆红了,剑鸣如歌,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董,价值同样无法估量。”
“如今的历史博物馆中,与卫渡有关的文物也有数件,且个个非同一般,华国所有文物中最珍贵的长青剑就是其一。除此以外,大衍的考古进度依然十分缓慢,将来还不知道会出土多少与大衍战神有关的东西。在这些情况下,陵墓里的物品究竟应该归属于政府,还是卫渡本人?”
在制定法律的时候,立法的相关人员自然不可能去考虑古代人物穿越这回事儿,也就不可能涉及到这一方面。
现在突然有一位古人,从两千年前穿越到现在,并且还是个当年位高权重的古人。
听完戈勋的话,其余八人也意识到难题所在。
文物的经济价值倒还是其次——就算那些古董能够卖出千亿万亿,一来卫渡没必要将过去的东西都卖出去。二来文物这种东西,买家只能是有钱人,他们大量购买文物,并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实际影响。三来,既然卫渡当时都主动地上交了东海墓,可见他对这些身外物兴趣其实不大。
然而,哪怕是东海墓,里面的东西已经明确归属于国家,来源的定义也很重要。
它究竟算是由卫渡发现然后向上汇报,还是卫渡代表个人赠送于政府的呢?
如果政府向民众承认卫渡的身份,那么文物的归属权问题,早晚是需要好好地向民众说明的。
无论怎样分配,争议必定都是极大的。
“部里的人是这样想的,你们看看怎么样。”
戈勋缓缓道:“若是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是卫渡本人的东西,比如史料,那么与之相关的文物就属于卫渡本人。至于没有证据的,那就归属于政府。”
“比如东海墓,尽管这座陵墓是由卫渡督建的,可是里面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他的私产,就不能算在他的名下。当然,如果他能拿出证据来证明某些是自己的东西,那就另当别论。至于那座衣冠冢,虽说是他的衣冠冢,但根据考古发现,陪葬之物基本为当年的凉国之物,同样不能算在卫渡名下。”
“而像是长青剑这样的文物——长青剑在当年就是卫渡的佩剑,哪怕再珍贵,也应当归属于他。”
众部长讨论起来。
“可以。”
“我对人文部提出的解决方案没有意见。”
“但那可是长青剑啊!”
“长青剑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外交价值,否则与帝王剑没有区别。而一旦大衍战神的身份坐实,佩剑自然就不值一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