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低头,不让江山,知白,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面盾牌,就需要七八人才能移动。
这种墙盾,可以在平原上迅速组建成堡垒一样的防御阵地,应对敌军冲锋。
但是墙盾造价高昂,而且极不方便运输,所以在宁军中的配置也很少。
除非是大规模出动的战斗,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墙盾才会在辎重营的名单中出现。
进入巷子的宁军士兵,手里没有防御用的巨盾,用的是正常的冲锋盾。
所以他们进入巷子的时候全都猫着腰,盾牌举在前边,身后的弩手压低身子跟着。
进入之后,弩手立刻起身朝着楚军点射,迅速打空弩匣下蹲。
后边一排弩手则立刻起身,再把他们的弩匣打空,然后是第三排。
基本上三排连弩打完之后,被堵在巷子里的楚军已经没有什么反抗之力了。
楚军的战术训练很强,这是得到公认的强,然而这种战术训练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
有改进战术职权的大楚兵部,几百年都没有人想过要去改进。
或许有人想到过,但是在位的官员会觉得麻烦。
改好了,大楚府兵战力得到了提升,但这种事他们未必能等到的。
改进训练方式,要见成效最起码需要数年时间,还需要用战争来检验。
兵部的大人们,谁愿意干这种劳心费力,而且完全没有奖赏的事。
那要是改不好呢……
万一突然出现一场大战,结果因为改了战术训练,楚军惨败,那兵部的大人们是要掉脑袋的。
无利有害,所以不干。
然而宁军这边的战术配合,是李叱和唐匹敌两个人,基于大楚府兵训练的方式,不断的推敲,不断的改善,最终才有了如今模样。
高处。
宇文尚云坐在那,脸上很脏,身上更脏。
一夜的厮杀之后,楚军已经败退到了这最后的阵地。
借助地势,将宁军的攻势压下去两次,可是这两次又能代表什么呢。
只是暂时击退,又不是击败,所以宁军的下一次攻势也许很快就会上来。
在有机会退出安阳的时候,宇文尚云却觉得还有一争之力,所以放弃了出城。
现在连出城的机会都没了,除了死战之外,似乎再无其他选择。
“大将军,喝口水吧。”
一名亲兵把水壶递给宇文尚云,水壶里剩下的水大概也只有两口了。
宇文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