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式,穿成农家老太后,黄柏山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发现这个现象的, 不止是翰林院的这些人,这让许多人都能感觉到难言的压力与威胁,但是谁也无法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这些世代为官的家族,谁家没掌握一些科举考试的经验与窍门呢, 只是南江书院过分了些, 也毫无遮掩了些。
可是人家是面向天下寒门招生的一家大书院, 优中择优的挑出一些在科举方面有天分的学生,重点加以培养,是毫无私心保留的倾囊相授。
那样一座上千人规模的书院, 这届大考也就来了九名学生,即便人家都能榜上有名,那也是凭本事考上的,谁都不能指责什么。
王修业也有发现他那些南江书院出身的同年,在文风方面的某些共同点, 去年的那场大考,他为了给自己的祖父守孝, 无法参加, 但他也曾仔细研读过会试前三名的答卷。
其中就包括当时的会元,后来的新帝的答卷, 所以他也能迅速猜出, 这是有高人在拿到皇上考中会元的答卷后,从中扒出文章结构与框架,然后公开传授给南江书院的学生。
这让王修业忍不住再次为自己没能去南江书院而感到遗憾,因为他觉得, 这是一种非常适合他的教学方式,他要是能有这种学习条件,一定可以节省下很多为考科举而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那样, 他就能在南江书院多学习一些他感兴趣的课程,例如算术、兵法等课程,可惜在此之前,南江书院在京城中人的心目中,有些神秘,是让人讳莫如深的存在,因为那里每年都会给上面提供一批眼线。
虽然他并不忌讳南江书院出身的人,都会被打宫中眼线标签的事,但他以为南江书院除了招生规模大些,教授的内容与其他书院一样,都是以读书识字做文章为主,没想到它竟能那么独特。
直到认识乐阳郡主和赵小雪她们后,王修业才听说南江书院的一些详细信息,知道在那里,只要学生自己愿意,就有机会自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
包括赵小雪她们这样的女学生,只要她们自己愿意,就可以随意选修弓马骑射、兵法战略、国法律例等课,让王修业听了十分向往。
可是他知道这些消息的时间有些晚,所以他打算在搬出宣武侯府,与那些人都掰扯开后,将他年仅十岁的妹妹王秀思送到南江书院去。
他那跟着祖母长大的妹妹,性格有些内向,还有些怯懦,府上那些堂姐妹们吃喝玩乐时不会想起她,听说她得了什么好东西,就会赶紧上门索要走,纵然有他的再三嘱咐,也改变不了她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