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邈一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一更,清穿之咸鱼三阿哥,邈邈一黍,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被弹劾,如今的兵部尚书张玉书就曾经把陈廷敬弹劾回家过,当时的湖广巡抚贪污,被罢了官回家,陈廷敬因为和这位巡抚有亲戚关系,也被硬生生弹劾掉了官位。
倒是跟活阎王一样的脾气,说不准早就暗投了诚亲王。
至于张英,佟国维抿了抿唇,像张英这样的老狐狸是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张英的儿子张廷玉受诚亲王器重,被越三级提拔,算是已经在诚亲王这儿下好了注。眼下万岁爷和诚亲王还未分出胜负,张英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投奔诚亲王的。
照这么看,张英非要将公办小学划入礼部名下,很有可能是万岁爷的意思。
万岁爷是不会放任诚亲王大肆收买人心的,不准备收学费的公办小学,俨然是诚亲王用来收买京城百姓人心的利器,万岁爷让张英拿下,就好方便控制了,毕竟如今的六部,唯有礼部是诚亲王拿捏不了的。
张英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火候到如今已经差不多了。
“王爷容禀,并非是臣等有意挑刺,而是……礼部实在艰难,吏部乃是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吏的任免考察,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财政,名下又有商业司,刑部掌管法度,掌管天下刑狱案件,工部不光手握各种工程,还掌管山泽、工匠、屯田……唯独礼部,只在祭祀和大典时才能派得上用场。”
“科举原应是礼部之事,却被翰林院的大人们抢了,接待蒙古人和外朝人,也该是我礼部的差事,可却归了理藩院。如此下去,臣恐怕礼部就要被驱逐出六部了。”
张英涕泗横流,从袖口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泪,才接着道:“公办小学涉及教育民生、国家法度,归入礼部最是合适。翰林院的大人们写拗口文章写惯了,怎知如何教育稚童,国子监教的都是有功名的士子,与蒙学不是一回事儿,臣以为礼部需要公办小学,公办小学也只有礼部能办好。”
又是卖可怜博同情,又是拉踩两个想要公办小学的同行——翰林院和国子监,张英这番表现属实是秀了点儿。
工部尚书陈廷敬忍不住勾了勾唇角,好不容易有机会捞差事,连张英这样的人都坐不住了。
也对,瞧瞧这些年礼部都办了什么差事,除了祭祀和各种各样的大典,就只剩下给娘娘们主持册封礼,为皇阿哥们大婚制章程了。
郡王一套,贝勒一套,光头阿哥又是另一套,光是废太子当初大婚,万岁爷就磨了礼部四五年,大婚的规制交上去再打回来,来来回回的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