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蛋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论文咩,恶名昭彰绒毛控,泥蛋黄,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起提出,好保证讨论效果。”
这帮搞历史的,心真脏啊。秦云行嘴角抽搐:“他们这哪儿是为了保证讨论效果,分明就是为了能保证把我围殴致死吧”
“这下你放心了吧,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裴逸语气里尽是幸灾乐祸。
秦云行可不想被裴逸看笑话,眉眼一弯又是云淡风轻:“不怕,我历史基础扎实着呢。”
有了答案,秦云行也安心了,结束通话又是一头扎回历史海洋,继续“扎实”历史基础了。
相比于历史学家们的摩拳擦掌,普通的云昭人民对秦云行论文里提出的古代殡葬礼仪,却是接受良好。不少人都照着论文里的说法,烧上纸钱祭奠起了祖先。这其中固然不乏一些有心卖好的家伙,亦或是感觉有趣当做潮流追逐的闲人。但真正陷于哀思之苦的人,也渐渐开始尝试用这种方式来告慰死者。
秦云行在论文下看到的第一条来自亡者家属的评论,只有两个字——谢谢。后来,便渐渐成为了一种无言的默契,回复谢谢二字的人,越来越多。跟风者或是谄媚者的长篇感言中,也少了许多不庄重的言论。
秦云行偶尔学累了,便去看看那一堆堆的谢谢。他明白这简单两字后,藏着的是怎样的沉重,也很欣慰能在这两字里,看到由丧葬仪式带来的释然。
对秦云行而言,不管写这个论文有多大风险,发出后有多大麻烦,只要有人能在立灵牌、烧纸、上香的仪式中,得到心灵上的安慰,这论文就不算白写。
然而,就算是秦云行也没想到,当被延迟的麻烦爆发出来时,会是以如此可怕的姿态。
论文发表后的第十五天,秦云行终于看到了第一篇来自历史学家的匿名反驳,那甚至不是一篇论文,只是一句话和一段影像资料。
一句话是:别再照着论文玷污死者了,这明明是庆典的仪式!
那个影像资料倒是真的源自白事,问题在于,这场丧事不光大操大办,还请了人来表演节目,欢声笑语载歌载舞,甚至大跳钢。管舞、脱衣舞……
毫无疑问,按照秦云行给的流程祭奠过亡者的公民们,瞬间就炸了。贫瘠的想象力限制了未来世界的人民对真相的认知,白事后头跟着坟头蹦迪那必须不可能啊!结论很清楚了,垃圾亲王,胡编乱造,误导人民,玷污死者!
亡者家属当初有多感激,这会儿就有多恨秦云行,一想到自己竟然拿着庆典的仪式,还有可能是带色的庆典仪式,去祭奠自己的亲人,真是拿刀子跟秦云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