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舅舅,江春入旧年,老胡十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下不提了。
江春回了自己房间,准备再看会儿书,却又有些静不下心来,倒不是她多圣母心性,只是这时代的女子委实不易,尤其是江芝这等聪慧能干的女子,她天生就有好感。虽然她也生气她将七窍心思使在江家人身上,但至少未造成多少实质性的伤害,她不忍心真看她遭了难,这时代本就对女子不慈了,若女子之间再不怜惜些……哪有枪口对准自己人的道理。
似后世那些所谓“女德班”的,其实就是些女人琢磨出来折腾女同胞的文化糟粕,恐怕男人都未想到甚三从四德的,只她们削尖了脑袋,从女性身上寻找讨好男性的“乐子”……好似给同胞套上枷锁,她们就能得到些变|态的优越感。
她不知旁人怎看的,但她不是这种人,她对女性要更宽容些。
说她“双标”也好,说她“圣母”也罢,她始终是个会有主观偏见的普通人,她更能理解女子的不易,对她们能抱以更多的宽容。
不过,转瞬,她又松了口气,将才那信上写的时间是“宣和十八年冬月初三”,那就是一个月前了,若真有甚紧急情况,照江芝的本事,怕也该是解决好了的,若她无力脱困,那就是真的情况紧急了,到时候江家人再去亦不迟。
想通了这一层,江春觉着……自己还是莫操心这些大人的事了,先将后日的试给考好再说。
待用过午食,江春也就不再纠结了,生怕自己在这环境里容易被王氏的焦虑给感染了,趁着天暖,路上行人还多,就往学里去。走之前又与爹老倌约好了,初四那日午后,赶着牛车去帮她搬学寝铺盖。
当然,也没忘了将江家的户籍文书带馆里去,明日可还要靠这“户口本”领准考牌呢。
回了学馆,寝里照例是无人的,她倒是又静下心来,看了半日的书。
用过晚食,少不得要揣上银钱,出门去买些全套的文房四宝。谁知那馆前的笔墨铺子却告她,为了防止舞弊不公,那笔墨纸砚都是学里教管司统一备齐的……这老板倒是个好人。
原来,这里的“高考”亦只需带着人和脑子进场就行了,这倒是不错。
无了事,也就不急着回学馆了,只顺着门前北街溜达。正是用晚食的时辰,一路上大小馆子倒是热闹,男女坐一处了嬉笑打闹的,谈笑风生的,都是热闹景象。
因学馆位于山脚偏山腰处,地势高,前后无遮挡的,冬腊月的风刮得呼呼响,冷得很。倒是这山下的街面上风小房多的,走着不觉冷。
“春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