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骨生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浮票,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准考证了,上面会描述考生的样貌,防止发生替考代考这样的事儿。
但字数也有限, 通常就是点出考生最明显的特征,寥寥数字而已。
像现在沈翠定睛看去, 穆二胖的浮票上就写上‘矮小, 面白,无须无痣’。
沈翠不禁想起在现代看到过很多关于男人对自己身高多在意的笑话,当时她是个母单,没接触过异性, 还以为是夸大效果。
没想到自家儿子才十三, 因为别人描述了他一句‘矮小’,回来还真的愁上了。
半年前穆二胖给沈翠打伞,沈翠恍然发现他只比自己矮一截了,给自己打伞也只需要微微抬手, 不用费劲巴拉地举过头顶, 这半年他又蹿了一些,系统里头明确的数值是161cm。
沈翠看过一项统计, 说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是不会超过一米七的。
穆二胖十三岁还在发育期,一米六的个子对他这个年纪来说不算矮,但是……永宁县一代是偏北方的, 北方人的身高优势打这会儿就已经凸显出来了。
沈翠自己是系统认证的165身高, 日常在这边确实很少见到比她矮的男子。
沈翠就道:“我觉得是这样, 县试虽然成为童生试的第一关, 但报名的肯定都是什么年龄段都有, 你这个年纪的反而是少数, 跟其他那些年长一些的比, 你可不就是矮了那么一点点吗?当然了,你在同龄人中肯定不算矮小的。但登记的文书每天要看那么些人,总不能再去仔细分辨你是哪个年纪,就统一把你和他们作比对……而且你要相信遗传,通俗点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不论是沈家还是穆家,男子的个子可都不矮,你将来也不可能矮了去。”
穆二胖不大懂什么遗传,但左右亲娘不会糊弄自己。
然后他一想还真是,就拿今天他们互相结保的五人为例,除他之外,年纪最小的黄俊平也十五岁了。
而去报名的时候,更也见识到了许多二三十岁,甚至头发都花白了的书生,还在参加这第一场童试。
他十三岁的年纪,在这样一堆人里头,可不就算是矮小了吗?
想通之后他自嘲地笑了笑,“那我确实比他们矮一些,文书倒也没写错。也得亏是今年下场,搁前二年,我怕不是还要被写个‘矮胖’?”
他说完也不接着纠结了,袖子卷一卷,纸张摊开来,又开始写诗了——劳夫子说的嘛,诗文其实文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很讲究真情实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