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骨生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脸询问:“诗题考晏平仲?那倒确实不难。”
穆二胖再看卫恕卫奚、梅若初和崔斐,除了梅若初没有表态,其他几人也都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看吧,读书人一提到平仲想到的就是晏子!
穆二胖这才欲哭无泪地说了后两个字,“君迁。”
除了崔斐和沈翠外,书院里其他人听完之后,细想了一阵,神情也都变得一言难尽。
沈翠在这上头听不懂的东西多了,听着听着也就习惯了,只把自己当文盲,反正后头会有人耐心解释给她听,所以她并不急着发问。
崔斐自然是要问的,他奇怪道:“晏子搬家的故事吗?倒是未曾听过。”
梅若初无奈叹气道:“是庾信的《枯树赋》,松子、古度、平仲、君迁,都是树之名。还有左思的《吴都赋》里也有‘平仲、桾櫏、松梓、古度。楠榴之木,相思之树’。”
穆二胖苦笑出声道:“若诗题里用的《吴都赋》里头的‘桾櫏’,大概我也不会花费那么久工夫回想出处。”
毕竟这两个字还带个‘木’字边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题问的是树木!
刘学政偏偏选用‘君迁’二字。
崔斐登时倒吸了口冷气,虽然他一个已有秀才功名的人被院试题目误导了怪丢脸的,但左右也就在自家书院里,并没有外人在场。
他抽冷子是因为后怕——去年年底的岁试就是刘学政出的题,当时那个截去后半句题目的‘士先器识’已经难倒了不少人。
但起码那题目是没有歧义的,只要熟读考纲上的书目,完全是可以应对的!
如今想来,刘学政那会儿绝对是对大家手下留情了,往后还要二年岁试要在他手底下讨生活,这可如何是好?!
但是左右穆二胖院试考完,而下次岁试又还有半年的时间,沈翠就让大家先别想这么多。
…………
复试结束之后,依然是刘学政和一众山长、幕友阅卷评卷的时间。
文题依旧不需要过多关注,众山长和幕友们抓心挠肝想看的还是诗题。
虽然前头刘学政信誓旦旦地和他们保证,绝对不整什么幺蛾子,题目都很简单。
但没亲眼看到题目,他们就还仍有些不放心。
眼下终于看到了。
他们都已经年过四十,读了一辈子的书,水平自然比应考的童生高出很多。
所以也很快,他们就想到了出处,而教了一辈子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