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骨生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礼部王尚书,三位副考官则都是翰林,分别姓钱、潘和周。
他肯直接说出来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因为他就知道这么多,再多的也就没有了。
不过总结出来虽只一句话,对这届准备下场的秀才们来说,也已经是至关重要的消息,不少人听到后就立刻离开了茶楼,想来是去通知今日没有前来的同窗好友了。
后头穆二胖他们一直坐到午饭前,都没有再听到任何相关的消息了,便一道回去了。
沈翠跟劳不语各自歇息了半日,这会儿都已经起了身。
沈翠身上没什么劲儿做饭,加上临南府这边比青州府那边还热一些,就使银钱去外头买了几个肉菜,另外自己做了个青菜汤。
等他们回来了,也就开饭了。
饭桌上,穆二胖他们说了从外头听来的消息。
劳不语就道:“往后你们安心在家备考,打听消息的事儿包给我做,左右就是点碗茶水在外头坐一坐,又不辛苦什么,没得让你们分心。”
穆二胖他们小心观察着劳不语的脸色,见他确实没有不舒服的模样,便都一一应是。
饭后,他们一道把堂屋收拾出来,接着温书。
劳不语也如他所言,揽下了打听消息的活计,去了外头茶楼。
他到底年长,经历的事儿多,这方面也比少年们有办法——他可不是跟少年们似的,在茶楼里头守株待兔等消息,而是想办法跟人打交道。
自打早先时候经过卫恕转学的事儿后,劳不语的魅力短板就被补上了。
这些年他也越来越有名师的模样,身上带着一股天然的亲和力,没费多少工夫,就打听到了王尚书的姓名和履历。
主考官王尚书是新朝第一届恩科探花,那时候百废待兴,朝廷人才凋敝,而文人素来要风骨,那会儿刚更朝换代,不少有名的才子都没有下场,而是先观望着。
因此那场恩科录取的人数比正科多了很多,含金量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高了。
但是这位王尚书当年可是十六岁中的探花,本人的才学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穆二胖在心里算了算王尚书的年纪,“那王大人年事这般高了,还赶这么远的路还监考,委实辛苦。”
劳不语趁机就给他解释了一番。
这乡试考官确实辛苦,不只是要赶路,到了地方之后,八月初六就要和地方抽掉的其他官员举行‘入帘上马宴’,宴会之后,一众官员就得进入考场内的处所,监试官封门,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