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鱼姐儿义诊遇故人,古代小户女,竹笋君,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们约好的,还能是天上掉馅饼不成?”
童四郎怔怔地看着盐巴问:“夜夜都有?”
娘子们回:“是呀,是呀,但是只听到了蔡六郎的声音,其他时候都没见着人,我们蹲了好几天才把你捉到呢。”
童四郎听了这话,看着墙角一袋袋的盐巴,忽然嚎啕大哭:“错了,都错了!大家去错了,苦也!”
原来从来没有什么卖身给地主老爷种田的好差,也没有什么日日派人送盐回来的约定。
每日来大周乡给这群妇人送盐的,都是不同的盐工,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都出自河南道。
童四郎抱着盐罐子说:“盐贩子为了防止我们串联,每次出门走盐带的都是不同地方的人,五个人一队,每人都要背一百斤盐走。”
但他们事先从不知道晚上要走的是哪一条路,昊老娘们的泥巴房子就修在乡口上,对面就是宽阔的河道,每日晚间娘子们聚在一处闲话,声音能顺着水传出老远。
童四郎在朦胧月色下隐约能看到些景致,但还不敢十分确认,直到远远地听见乡音,才知道路过的是大周乡。
都是要死的人还图什么呢?
他便起了心思送点盐回来,让活着的人能有力气把日子过好些。
或许是同病相怜,同船的人都给他打掩护,偷偷将船划得靠岸,方便他找准机会再见一次同乡人。
这是很冒险的事,为了让他们互相监督,盐贩子让他们五五一队,规定小队每少一个人,剩下的人就会受一次严厉的处罚。
但走上贩盐路的人,都将身子打熬坏了,本就命不久矣。
大家说:“当年误信了这些人的话,以为是来给老爷们种田,到如今已经许多年不知道家乡的样子了,你有机会离开这是好事,下了船能跑就跑吧。”
童四郎性情敦厚,却不肯做下此事。
大家就笑:“那你先去,到时候慢慢回来,我们划船划慢点就是了。”
童四郎将信将疑,只想着快点回去,便趁着夜色悄悄摸了回来。
想到这里他便泪出痛肠,放眼便哭,涕泗横流道:“蔡六郎肯定跟我一样,大家都跟我一样啊!”
这些从北而来的流民大部分都互不相识,他们背着百多斤的盐巴,用走过旱地的脚又趟水路走过大周乡。
隐隐的乡音中,这些与在大周乡安顿下来的娘子们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悄悄寻摸过来,丢下一包盐巴后,怕同船的人受罚,来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