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耱地
孺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章 耱地,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孺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种麦地里的麦子平均亩产量却在一百五十斤左右!即便是一些薄田里的亩产量,也达到了一石有余!
这就相当于,今年西州一亩麦地的收成,等于过去丰年时一亩半的亩产量,闫刺史又如何能不高兴呢!
然而这个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增长比例在林立文看来,只是属于正常范围。因为现代针对麦地肥料的不同施肥情况,早就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对比了。
“产量还是被缺水影响不小。”林立文还惋惜道。
麦子虽比较耐旱,但却并不是说它生长周期里就完全不需要水。在没有足够水灌溉的麦地,想要达到高产量也是很难的。
“大郎勿要叹气了,如今各县城村庄已经开始制作水车。只需等到明年,麦子亩产量肯定还能增产不少。”便是如今年这般的增产,闫刺史就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原来西州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没人比他这个土生土长的西州刺史更为清楚了。
林立文也知晓这些,只是想到这般低的粮食亩产量,忍不住为这时代艰难生存的老百姓心生唏嘘而已。
待到心情平复了些后,林立文便与闫刺史说起了正事。
“你说西州也能种植冬小麦?”闫刺史震惊。
“为何不能?”林立文拿出随身携带的手缝笔记本,翻到他手绘西州大致舆图的那一面,指着其中做了标记的五个县城给闫刺史看:“大人,我之前去到各县城巡查时,便考察过各县城的气候情况了,如这六处县城的一些农田里,我觉得可试种一年冬小麦。”
西州确实因为在入冬后,天气会变得格外寒冷,导致冬小麦不易生长。但实际上在林立文下乡逐一考察时却发现,并不是西州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且西州以前以种植春小麦为主也是因为缺水严重,尤其是冬日更为干旱。但现在,灌溉的问题已经解决不少,那么以舟县为起点,往东南方向的这一片比较辽阔的区域,在林立看来是完全可以种植冬小麦的。
闫刺史顿时又惊又喜,因为冬小麦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在产量上,其实都是要好过春小麦的。只是一直以来,西州基本都是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除了这,林立文还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我此次来,还想请大人帮我与别的府州,寻一些较好的稻种来。”
这使得闫刺史更为震惊了:“难道大郎你还打算在西州试种稻谷?”
要知道他们西州这地,历来荒凉干旱,耐旱耐寒的小麦种植尚且不能高产,因此水稻还几乎从未种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