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染芳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折君,素染芳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崔家绣铺出来, 柳渔心中就一直在琢磨一件事,崔二娘觉得卖她绣庄里拿的成衣比卖她们自己做的成衣更赚钱,更省事, 那么别人呢?
安宜县周边镇子不少,绣铺少说有数十家,其他绣铺有没有可能也愿意销售她们如意绣庄的衣裳,如意绣庄有没有可能和陆丰布庄一样,走批零兼营的路子?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难打住了。
一直以来,和崔二娘的合作在柳渔和卫氏看来其实都是人情生意, 初时是崔二娘关照她们,后来是两家人互相关照。
她们家起来得太快了,从柳渔回到柳家, 一开始零碎做几套成衣在崔二娘绣铺里寄售到开起如意绣庄,中间不过短短数月,而后就是大婚,这让柳渔从来没有时间去细思一些事情。
可今天崔二娘那一番话让柳渔改换了认知, 这样的合作或许不仅仅是人情生意,它完全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力, 在没有人情关系这一层保障的基础上发展成一门生意。
然而真想将之做起来,难度也极大, 大庆朝哪一个地方也不乏绣庄绣铺, 但绣庄绣铺往往都是各自经营,做得好的也就是开出分号来, 究其原因, 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每个人的身形不同, 衣裳量身定制才最合适。
哪怕柳渔, 放到崔二娘铺子中售卖的衣裳其实也是和自家样衣一样,以最为大众的那个尺寸为主,碰上来的顾客身材不一样,就需现场量身定制,这是绣庄难以像布庄一样发展的最大原因,而第二个原因,就是抄款。
若非和崔二娘关系极好,柳渔不会把自家绣庄的成衣往别的绣铺送,建立不起那样的信任,也不愿意自家精心设计的款式被轻易抄走。所以,从前没有铺子时她会想要想办法找代销,而当自己开起绣庄以后,除了一个已经合作过的崔二娘,其他绣铺柳渔从未考虑过。
然而今天崔二娘关于成本的那一番话让柳渔动起了心思。
“在想什么?是二姐与你说什么了?”
陆承骁观察柳渔有一会儿了,见柳渔从绣铺出来就不知在思量什么,行至半路,这才没忍住问了一句。
柳渔回神,看看陆承骁,点了点头:“我在想绣庄的生意有没有可能像布庄那样发展。”
把崔二娘的话给陆承骁说了一遍,道:“我看二姐的意思,若非每个人身形不一,衣裳尺寸上实在不好把握,她甚至觉得直接从我们绣庄里进现成的成衣销售要更轻松,赚的也未必就少。”
如意绣庄的衣裳价位陆承骁大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