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张家老仆,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魏武帝起家,靠着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李唐靠着关陇门阀,赵匡胤也靠着禁军中的把兄弟……没有一群可靠的人,着实做不了大事。”
“可曹家不也有曹爽一般的蠢猪笨牛,关陇门阀也是彼此争斗不休,赵匡胤最后也要杯酒释兵权!”朱元璋长叹连声,“这些天咱就在思忖这事,眼下刚刚起步,要让大家伙愿意跟咱干,除了赏罚公平,还要靠着乡亲情分,结成一个拳头,这样才能重重挥出去!”
“只是咱又发现,史册之中,但凡事业初创,这帮人到后来都会骄纵胡为,完全不把军规法度放在眼里,变成了国家的祸害!”
老朱扭头,盯着张希孟。
“先生可有高见?”
张希孟悚然一惊,“主公,既然历代都是如此,我也不知道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突然又似笑非笑道:“那令尊说过没有?能不能给咱说说?”
张希孟又是一怔,他的确让老爹背了不少黑锅,有什么新点子都说是老爹想的,弄得他爹都成了藏身民间的大才宰相了。
老朱这么问,也不知道是揶揄,还是真心求教。
“主公,能不能说说,您是打算怎么办?”
朱元璋轻叹口气,“咱也不知道……不过要让咱说,他们真的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咱不会忍的。咱是穷苦人出身,知道老百姓有多恨那帮王八蛋……咱,咱不能成王八蛋的头儿!”
老朱斩钉截铁,剖开心腹,张希孟也豁然开朗,对未来的洪武大帝有了些新的看法。
朱元璋说得没错,在创业之初,必须有一群人追随你。
处事公平,赏罚得当,英明睿智,体恤部下……这些优点,都是在一定基础之上。
你想爱护下属,总要先有下属吧!你想纲纪森严,可也要有人愿意给你管才行。
一肚子韬略,却无处施展,只能走向键政圈,没法走帝王路。多少学了工商管理的,后来发现,却是被别人管理的那个。
说来说去,一切的开始,都是要有个初始团队。
对于老朱来说,这个团队就是他的淮西老乡!
他要得到这群人的认可。
从目前来看,老朱是成功的,甚至是非常成功。
光从每天前来投靠的人数看,老朱都赢麻了。
而且对于那些普通的百姓来说。国家是什么?他们不清楚的,最多能朦胧的知道,自己是汉人已经很不错了。
老百姓最在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