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味着这个光环能照到其他人身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使命,就是探查军情,了解各方动向。
对内保护,对外侦查!
这才是情报部门的核心任务。
换句话说,张希孟想提前把锦衣卫搞出来,而且还是超级加强版的锦衣卫。
至于谁能当锦衣卫的头子呢?
张希孟选择了监督罗贯中有功的郭英,只不过此刻的郭英还是个小混小子,根本撑不起一个庞大的情报机构。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要学习啊!
自老朱以下,皆是如此!
因此老朱返回滁州之后,连庆祝都没进行,就从手下抽调了一百二十人,作为第一批学员。
这一百二十人年纪最大不超过二十五岁,认识字,读过书优先。在历次作战之中,立了功的,表现机灵,聪明好学的,都在选拔之列。
毫无疑问,如果这些人能通过学习,不管是进入军中,还是到地方任职,老朱的掌控能力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一下子就一百多人,数量还是非常惊人的。
李善长一次也就拉拢几个人,想让他找来上百个人才,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实现人才的大规模培养,什么结党营私,欺上瞒下,都会减轻许多。
再有稳定的人才供应,也能帮助老朱尽快控制新的地盘,建立新秩序。
这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势不可挡!
“先生,咱能走到今天,真是多亏了先生的运筹帷幄!”老朱发自肺腑跟张希孟说道。如果不是张希孟教导他读书,给他提了这么多建议,他也想不到办学,想不到自己培养人才。
那样的话,就不得不仰仗现有的读书人,甚至启用元廷的旧官吏。
明明是他最厌恶的一群人,却要当成宝贝捧在手心,礼贤下士……想想朱元璋就挠头,要真是那样,按照他的脾气,早晚都要杀个血流成河。
“主公对臣有救命之恩,臣也唯有尽心竭力才行。臣以为人才是培养了,但是如果不能教导正确的东西,弄不好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主公不可不防啊!”
朱元璋打起了精神,“此话怎么讲?”
“主公可听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老朱想了想,眯着眼睛,得意笑道:“这个咱看过了,是一首诗,宋真宗写的对不?”
“主公所言极是,只是不知道主公可是想让手下尽是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