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候,又有一个儒士站了出来,提出了天人三策,策动天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给这个大一统的国家,注入了思想和灵魂!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大一统,强调尊王攘夷……他的这一套思想,正好给了汉武帝提供了最好的理论依据,推恩诸侯,出击匈奴,大汉江山,步入极盛。
且不论独尊儒术到底好不好,事实上自大汉之后的一千多年,不管朝代变幻,都是延续着相同的框架,大家在里面修修补补而已。
一直到了大宋朝,三百年江山,落到了元廷手里,曾经有的骄傲,碎裂一地……在几十年的痛苦压抑之中,一抹红色崛起在黄河与长江之间,一群出身低微的农民拿起了武器,开始恢复旧山河的战争。
黄河南北,淮东淮西,长江上下,不计其数的英豪,投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之中,有人喊出重开大宋之天。志在恢复旧山河。
元廷已经注定灭亡,新的天下会是什么样子的?
未来的皇帝要如何治理国家?
天子,朝臣,百姓,到底该是什么关系?
赵宋亡国,元廷崩溃……几百年的惨痛教训,该从中学到什么?
又该如何治理天下?
这一连串的宏大问题,拷问着当世的聪明人……贾鲁,朱升,乃至无数的学者,都在思索,奈何他们都没有能让所有人信服的答案,所以他们也都有犹豫和纠结,对未来没有信心,又忘不了曾经为大元臣子的过去。
一只脚踏进了新的时代,一只脚还在旧时代的泥潭里挣扎。
更有一种可能,他们面对是旋转门,好容易推翻了大元朝,结果一头转回了到了大宋的剧本,依旧是文恬武嬉,党争不断,改革推行不下去,皇帝越来越昏聩无能,边境的蛮夷崛起,最终凄惨亡国……重温旧梦了属于是!
到底该怎么办?
在经历了白骨如山的惨痛教训之后,明末的思想家们开始彻彻底底的反思,到底真正的皇帝该是什么样的?大明又为什么会灭亡?
无数日夜的苦心焦思之后,有人写出了明夷待访录,提出了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上古之时,人们因为私心,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没人去做,危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