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贤,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尊。
但是到了如今,朱家军就要恢复汉家的传统习惯,以左为尊。
所以李善长这个吴国公左丞,依旧是文官第一人,张希孟出任右丞,紧随其后。
而贾鲁和朱升,他们挂名平章事,算是朱元璋的高级参谋。
杨元杲、阮弘道、汪广洋、杨宪、李习、陶安,这几个人分领六部,直属于李善长,算是老朱的行政团队。
张希孟这个右丞兼领学士院,史馆,儒学院,都察院,还有通政院,宝钞司……协助李善长,辅佐政务。
这个安排其实是很有趣的,由于老朱只是升任吴国公,有些衙门的牌匾需要降格处理,比如史馆其实就是国史馆的意思,儒学院就是国子监的意思,学士院就是翰林院的意思,都察院则是鼓捣出来,暂代御史台之用。
这样一来,整个体系设定也就很清楚了。
假如把老朱看做皇帝,那么李善长是文官之首,属于丞相,统领六部,全面负责行政事宜。
张希孟是副相,他统领翰林院——负责起草圣旨,统领国史馆——负责修史,执掌国子监——负责人才培养,率领御史台——监察百官,掌握通政司——负责文字往来,还额外负责发行货币。
一言以蔽之,六部之外的事情,全是张希孟负责。
毫无疑问,正常国家不会这么设定官制的,这是要疯了!
但是对于一个草台班子来说,就很有智慧了。
老朱要的还是效率,不可能弄一大堆官员,互相掣肘。
因此核心的施政权力,必须交给一个行政能力强悍的人,李善长因为丰富的经验,加上这几年的表现,顺利胜出,得到了六部的统御之权。
可问题是如果因此就以李善长为首,毫无疑问,又会让李善长的权力膨胀过大,不受控制。
所以老朱这才把除了六部之外的权力,悉数托付给了张希孟,造成了一位超级副相!
这位副相能管公文起草签发,能监察百官,此外还有人才培养,货币发行等权力,等于把李善长给盯死了。
反正不管你老李愿不愿意,咱就这么干了。
面对老朱扔过来的海量工作,张希孟也是头疼,就算再是工作狂,也干不过来这么多事!
所幸张希孟也有自己的班底儿,他让刘伯温负责起草公文,宋濂负责教育,叶琛负责公文往来,章溢主管监察……至于张希孟自己,除了监督这几个人之外,就是主要负责发行宝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