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 毕业了,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问,跟你们这些莽夫不一样!”
张希孟一笑,“的确不一样,龚先生,我打算聘请你,到我这边,兼任一个参议。”
龚伯遂立刻点头,“多谢张相提拔,下官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先帖木儿急了,“我说龚伯遂,你要点脸行不?张相还没说干什么……万一你胜任不了呢?再说了,你跟诸葛武侯差着十万八千里,没事往脸上贴金,不嫌害臊啊?”
这帮人你一句我一句,半点客气都没有。
龚伯遂被他们弄得急红了脸,“张相,你说说,看看我到底能不能胜任?”
张希孟一笑,“也没有什么,就是咱们需要更进一步制定条例,明确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偏偏这又是战时,事急从权。我刚刚说过了,指挥使负责军务,是军中主将,训导员负责全面,包括对外协调……但是要怎么协调?是单纯商议,还是有权接管地方衙门,什么级别的训导员,能接管什么级别的地方衙门,需要怎么运作,经过什么程序……指挥使要不要联署确认。”
龚伯遂听到这话,顿时长出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事半点都难不住他。
说实话,作为一个有着漫长历史的国家,只要翻一翻史册,大约就能找到相应的办法。
比如在魏晋南北朝,非常盛行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就很有意思。
这个位置通常会有使持节在前面……使持节就类似给了尚方宝剑,王命旗牌,可以临机专断,诛杀官吏,节制文武。后面跟着都督中外诸军事,或者都督某几州的诸军事,就表明权限,不只是军务,也包括其他事项,都纳入管辖范围。
而到了唐朝,天下一统,都督中外诸军事这种权臣标配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行军大总管,再往后发展,就变成了更加平和的节度使。
但是唐末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势滔天,历经五代之后,到了宋代,确立文官统军,在各地设立经略安抚使司,俗称帅司,由德高望重的文官统御兵马。
武将通常都是听从文官调度,只配照着阵图,老老实实办事,乖乖当工具人。
再到元廷,就是各种行中书省,节制一处的兵马,统御各种事务。
一路梳理下来,就会发现,如今朱家军有文官体系,也有武将体系,但却却没有如何协调文武的体系。
在地盘小的时候,其实是不需要考虑的。
通常都是朱元璋领兵,都听他的就是,偶尔分兵,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