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软的张希孟,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但却是损失很大的输家。
以至于到了宫里,李善长都低垂着头,默然无声,恭谨谦卑,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朱元璋坐下之后,看了看自己手下的两位重臣,他冷冷道:“咱说了,如果有的选,咱也不爱杀人。当务之急,你们还是议一议,户部的烂摊子,要怎么收拾吧!”
李善长心思越发下坠,脑筋烦乱,一时也没有主意,只能道:“张相,你看这事要怎么办才好?”
张希孟道:“主公,往后的采买这一块,臣以为还是交给商人负责吧!”
“商人?他们怎么负责?”
张希孟道:“由中书省,或者户部,提出要采购的数量,就仿效宋朝的买扑,保质保量,价格合适者得……如果能顺利送到,自然万事大吉,如果不行,就按照约书,追究罪责。”
朱元璋拧着眉头道:“这事行得通?”
张希孟没有回答,而是扭头看了眼身后的江楠。
江楠似乎觉察到了目光,立刻躬身道:“陛下,前些年,臣家里就承接了一份给学堂造座椅板凳的生意,只要能把标准定好,然后采取公平竞价,严格验收……差不多七成的东西,都可以用这种办法。”
老朱道:“听着不错,那为什么还有三成不行?”
“回陛下,这三成涉及到了盐、铁、兵器、军粮,还有胶漆等物,却不是普通商人能做的。此外还有奉天殿的楠木柱子,由于太过庞大,普通商人没法砍伐运输,非要朝廷出面,不计成本才行。”
老朱听到这里,竟然点了点头,“那你又怎么看这一次的诸多弊端,如果用这种办法,就能避免吗?”
“恐怕不能。”江楠老实道:“主公,这次承建应天、皇宫的,都是工部,采买的是户部……如果让商人跟工部户部做生意,不论如何,亏的都是他们,其实……”
江楠话说到了这里,就停住了,再往下,可不是她能讲的了。
张希孟一笑,“主公,江提举的意思是管事的,和办事的,应该分开。工部似乎可以只是制定标准,提出方案,然后由商人负责落实……然后商人同商人采买物料,户部只需要监督开支就是。”
老朱面色凝重……说实话,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这一次户部为了填补窟窿,什么离谱的手段都用上了。
说到底,还是田赋,商税,采买,开支,结算……凡是跟钱有关的,都是他们负责。出入都是他们说了算,这要是不出问题,那才有鬼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