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绝境的陈友谅,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希孟连忙答应,急忙安排拱卫司的人快马加鞭,将这份殊荣送去武陵。
办妥之后,张希孟心中颇为感叹。
淮西勋贵,骄兵悍将,并不是什么好词儿。
这帮人创造了大明,打出了赫赫威风。
却也成了日后朝中的一股祸害。有许多将领居功自傲,肆意妄为,结党营私,把朝局弄得乌烟瘴气。
这么一群人,对上了不肯妥协的朱元璋,自然是屠刀高举,杀了个血流成河。
朱元璋耗光了后半生的精力,淮西勋贵也损耗殆尽。
是非对错,难以论说。
不过能不能找到另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好好引导淮西勋贵,让这个战斗力爆棚的集团,保持着旺盛的战力,同时又能把注意力放在该放的位置上。
人才难得,猛士难寻……只要把这些将星用妥当了,便是华夏的福气。
诸如汤和这种,数年历练,从最艰苦的环境中杀出来,张希孟不觉得汤和会把人生的目标定为简单的荣华富贵。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张希孟同样经历了一场修行……其实仔细算下来,张希孟的收入相当可观,如果算上稿费一类,支撑他收藏古籍,也是绰绰有余。
张希孟不是穷人,但他为什么会有很穷的错觉呢?
或许这就要和那些奢靡无度的前辈们比吧!
比如那种三妻四妾还不满足,家里头养着几十,上百美女的,或者连葱丝都要雕花的极致疯狂……扪心自问,张希孟绝对不会变成这样,甚至是大多数人,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所以说,接下来要如何引导这一群人,很是考验张希孟的智慧。
还真是让人发愁啊!
张希孟总是喜欢比别人先走好几步……而汤和这些人,断然没有这么多的心思,也想不了这么远,他们现在要做的还是尽快消灭陈友谅。
在拿下武陵之后,汤和不断派兵,攻略周围州城府县,收编兵马,招降纳叛……整个洞庭湖以西,悉数落入大明之手。
朱红的旗号,迎风飘扬,陈友谅的地盘已经蜷缩到了一个很悲惨的境地。
黄州、武昌、江夏、汉阳、沔阳,外加上洞庭湖东岸的岳州等地。
昔日坐拥两省之地的天完国,如今只剩下了可怜巴巴的疆土,朝不保夕,风中摇曳。
不过即便如此,上天也不想放过陈友谅。
许是做得缺德事太多了,又或者是倪文俊和徐寿辉显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