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谢天恩,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立刻露出了喜色。
张相大德啊!
韩山童号为明王,韩林儿是小明王,他们都是名义上的白莲教首领,而白莲教又是一群职业的造反家。
哪怕韩林儿想要做普通人,也总会有人想利用他干点什么。
所以历代以来,这种情况,多数都会被弄死,一了百了。
即便不死,也会被圈禁起来,加倍提防……这种事情老赵家最熟练了。
但是张希孟却从另一个层次出手,直接否认了明王的神秘,让这个名号不值钱了,既然如此,小明王就更是普通人了。
韩林儿大约可以安度余生,用不着提心吊胆了。
但是也有个问题,就是否认了神佛,会不会有损皇帝威望,甚至引起老朱的不满呢?
这就是想多了,其实早在张希孟推翻了天人感应之后,就把皇权的根基做出了修改。
今天这么大的场合,当然不可能只是给韩林儿解套,张希孟是要进一步阐释正统。
张希孟做的事情,还真有点类似朱熹,只不过两个人的立论根基完全不同,产生的影响也全然不同罢了。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在于心怀苍生,把百姓放在心头……由此也就引出了第二层,首义王的失败,败在了哪里?”
“我以为首义王败在了忘记初心,或者干脆一点说,宋公和首义王,他们没有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没有真正想救民水火。他们所思所想,不过是利用百姓的不满,煽风点火,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起义取得初步成功之后,首义王聚拢兵马,大举北伐,同元军争夺天下,大刀阔斧,杀得天昏地暗。但他忘记了,在自己治下,尚有千万嗷嗷待哺的黎民。他们饥饿,寒冷,每天都有人背井离乡,都有人饿死路旁……天灾人祸之外,又多了兵祸,民生更加凋敝,百姓更加凄惨。身为一个以救民为初心的人,竟然不顾百姓生死,一次次驱赶他们,加入北伐,和元军拼命……中原大地,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元廷罪孽深重,首义王亦难辞其咎!”
张希孟这话可谓是不留情面,直接剥了刘福通的面皮。
但是偏偏那些刘福通的旧部也说不出什么来。
甚至可以说张希孟算是客气了,韩宋的兵马同样是到处抢掠,抓壮丁,抢粮食,四处烧杀,无恶不作。
所谓北伐军,很多时候就是流寇。除了毛贵之外,没有谁真的在乎百姓生死。
包括刘福通在内,他都没有建设根本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