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章 别致的洞房花烛,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出一成,换成耕牛和农具……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多开垦些土地,获得更多的收成。”

张希孟简单讲解了一下原理,算不得复杂,以江楠的聪明,自然很容易听懂。

“百姓确实更习惯用稻谷计价,可,可我还有些疑惑……商贾那边怎么办?他们要的可是钱,给他们粮食,这帮人可是不答应的。”

“哈哈哈!那就更好办了。我们只需要规定一个粮食基准价格就是了。比如每石粮食五百文宝钞。”

张希孟笑道:“我是这么打算的,为了避免谷贱伤农,咱们可以制定一个保护价格,最低也不能低于这个价格,在丰收的时候,由朝廷兜底儿。百姓不会因为多收了三五斗,反而亏钱。”

江楠点头,“这也确实是办法,可朝廷只能规定最低价格,百姓要想多卖一点钱,只怕也不容易。而且农户和粮商比起来,还是太弱小了,完全被人拿捏,莫非相公也有妙策吗?”

张希孟一笑,“夫人这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也罢,我就跟你讲讲……其实我主张在中原,利用村社组织百姓,我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事情做好了,能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从今往后,百姓确实能看到富裕的希望了。”

“怎么说?”江楠好奇道。

张希孟继续解释……当下的村社,是为了把百姓捏到一起,共同劳作,耕种土地。

不过为了解决百姓的困难,接下来提供农具、种子,鼓励借贷。

这笔账,自然要算在村社头上,是大家伙集体借债,不是算在某个人的头上。

张希孟鼓励百姓,拿出一部分收获,放在村社,偿还债务……接下来就有另外一件事。

假如百姓收获多了,结余的粮食越来越多,农具和种子也够用了,能不能继续把粮食交给村社呢?

张希孟认为不但可以,而且还要鼓励百姓这么做。

道理很简单,一个个的百姓,靠着手里的这点粮食,是没法和粮商叫板的。

就算有人不满最低价格,想要卖得更高,那也做不到。

可若是大家伙把余粮集中到了村社,粮食多了,有了规模,情况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村社可以修建储存粮食的仓库,把粮食妥善保管起来,待到价钱合适,再向外出售……而村社有了存粮,就等于有了钱。

拿来办学堂,修水库,建沟渠……百姓的积极性就释放出来了。

“说到底,单独的一家一户,还是太弱小了,唯有拧成一股绳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破:炎帝请克制,为兄真挺朴实

冷萃不加冰

绝色风华

匿名

异界之武步天下

陈逸在映月坞

我是特勤啊,怎么全是变态技能?

KISS云中

穿书七十年代我靠种树成了大佬

水清李李

继承阴阳酒店后暴富了

木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