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一章 张相有后了,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破口大骂,毫不留情。
由于张希孟尚在山东,就只剩下李善长承受朱元璋的怒火,张希孟表示情绪稳定,请加大力度。
朱元璋一顿臭骂,骂得李善长汗流浃背,湿透衣衫。
老朱深吸口气,“李先生,虽然这事和你没关系,但到底中书省约束不严,咱们要立个规矩,从今往后,除了专门的衙门,谁也不许和外夷使臣往来。还有,外夷的使者也要限制,没事不许他们出馆驿。任何的往来,宴请交游,必须提前上呈,要批准才行,不然一律视为违规。严重的,要驱逐出去。更严重的,就需要法办!”
李善长连连答应,不过他也听出来重点,“上位,这是要再增加一个衙门吗?”
朱元璋点头,“成立个外务部吧!你看看,有谁能当外务部尚书?”
李善长被问得瞠目结舌,让他推举尚书自然是好事情,可问题是这个外务部算什么玩意、有谁能处理好?
如果没法胜任,再弄出篓子,估计下次砍头的时候,就不会犹豫了。
必须要找个合适的人,能够扛得起来的。
谁呢?
其实也不用多想,这篇文章的三个作者已经很明白了。
张希孟自然不会屈尊降贵,刘伯温在山东主持政务,一时也没法脱身,算来算去,就只剩下毛贵。
虽说大明没有平章的官职,但是毛贵一省大员,转任一部尚书,绝对是够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张希孟又多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弟,一篇文章,就造就了一位尚书,张希孟啊,你可真是好本事!
咱老李服了。
没什么好说的,李善长推举了毛贵,朱元璋也是立刻点头。
就这样,外务部尚书,就落到了毛贵的头上。
旨意送到山东,尚在学堂苦读的毛贵都愣住了……等一会儿行不行,我还正琢磨鸡兔同笼呢!
老师都哭笑不得了,“毛同学,陛下旨意,你往后一步登天,哪里还用得着管什么鸡兔同笼啊?”
“那可不行!”毛贵正色道:“先生务必给俺留着课程,不管到什么时候,俺都要把书读明白了。”
老师生怕耽误了大事,只能点头。
你可快去吧,圣旨为重啊!
就这样,毛贵在迷迷糊糊中,接了旨意。
等握在手里之后,他才意识到一件事,坏了……我成了尚书了。
要了命了!
我没干过这事啊,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