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斗法,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善长从宫里出来,当他路过左顺门的时候,突然抬头仰望,天空湛蓝,红日高悬。
老李的心突然被撞了那么一下,整个人都有些恍惚,皇家子女,也要和普通百姓一样,接受教化。
毫无疑问,这不意味着皇子公主,就像普通百姓子弟那样,直接扔到学堂就行了。
光是一个安全问题,就需要花费很多心思。
进入什么学堂,也要多番考虑才行,比如说为了公主入学,就要筹建一所女子学堂,显然不是普通人家能比的。
但无论怎么说,在大明朝的法律上,出现了一条,自上而下,包括皇子公主在内,所有人都一致的内容!
教育!
所有人都要入学!
都要接受相对公平的教育。
这一条会写入法律,成为通行天下的准则!
李善长不是张希孟,没法在这件事上,挥动大笔,写下什么传世佳作,但是老李也不傻,他能强烈感觉到,迈出这一步之后,大明就不是普通的大明朝了。
可笑的是,过去那些人一面讲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面又说士农工商,士大夫最尊贵……到了现在皇子公主,当真要和庶民一样了。
最害怕的人是谁?
只怕就是那些士大夫!还有梦回大宋,甚至梦回大元的精神士大夫!
完蛋了,没救了。
从根子上彻彻底底崩塌了。
士人这个群体,从诞生之初,就是靠着垄断知识,具备辅佐君王的能力,才能够特立独行,成为皇帝帮手,位居百姓之上。
而一旦教育推开,普通百姓也能入学,而且还废掉了民间私塾,这事情就要发生根本的变化。
世家大族的子弟,十分会读书,优势很大。
比如张庶宁。
他不光聪明,还很好学。
所以他在学堂里是佼佼者。
但不管张庶宁多厉害,毕竟没法轻易独占鳌头,事实证明,这世上永远不缺聪明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神,他们出身民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家庭背景,但这些人就是足够聪明。
别人是举一反三,他们能举一反一万!
只要能给普通人相对公平的入学机会,士大夫的壁垒就会被打破。
这一辈子,靠着努力,爬上了高位,如果子孙不肖,很可能在下一代人,就会崩塌。而不是像过去那种,靠着士大夫的身份,能传给子孙后代,能有人重新带领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