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零六章 师表大明,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个不小的问题!
当然了,想这些有点远,张庶宁更喜欢复旦学堂的氛围,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活动,一切以苦读为主。在学习之余,复旦学堂,还有弓马骑射,摔跤角力。
复旦学堂的宗旨很明白,大明能驱逐胡虏,华夏能重新复旦。靠的是读书明理,靠的是手上的刀剑。
一文一武,文武双全,就是复旦学堂的真谛!
张希孟从江西出发,顺流而下,为了避免惊动,他并没有回应天,而是直接坐船北上,通过大运河,直奔北平。
这一路他走过不止一次,每一次的目的不尽相同。
上一次是为了恢复燕云之地,这一次是为了讲学,传播文化,驱逐胡风。
张希孟颇有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觉。
他这一次去北平,应该讲的什么济民学堂没讲过的,又适合北平的……张希孟思前想后,他觉得讲讲工商业,货币银行学,讲讲工科,貌似比较好,也适合北平的状况。
复旦讲究文武双全,济民学堂搞基础科学,到了北平,就是商科,工科,金融,反正跟赚钱有关的,都适合当下北平的状态。
毕竟你也不能指望着朱棣手下的群贤,干点好事。
大缺大德,就是他们的本色。
张希孟盘算着,当他的船只到达了通州,离着老远,就听到了一阵喧闹的锣鼓,张希孟站在船头,放眼望去,一片人山人海。
这个热情的劲头儿,可是远胜济民学堂数倍。
当船只靠近,鞭炮声惊天动地,鼓仿佛要被捶破了一般!
就在张希孟刚刚下船,迎面赫然出现了四面大旗,每一面旗号上面,都有一个字,连起来赫然是“师表大明”!
张希孟一阵恍然,自己当得起吗?
不会太过了吧!
就在这时候,竟然出现了一顶轿子,胡大海,蓝玉,朱文正,李文忠,四个人抬着轿子,等候着张希孟。
看到这里,张希孟气坏了,“越国公,你跟他们胡闹什么?”
胡大海向前数步,躬身道:“张相公,不是他们胡闹,是我提议的……我们这一次不是恭迎张相公,是来迎接张先生!”
这时候朱文正也忙道:“是啊,北平有太多军中子弟,有那么多学生,都一心盼着先生呢!我们几个,也不是寻常当爹的罢了,父愿子成龙啊!”
张希孟绷着脸道:“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胡来!以人为畜的事情,断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