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五十章 果断处置,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善长人老成精,尤其是朱元璋、张希孟,加上马皇后,全都不在京城,试问谁还是他的对手啊?
老李这段时间,可是很逍遥自在。
他利用考评期满的机会,擢升汪广洋为副相,特进光禄大夫。名义上让汪广洋高升了一步,但随后就把吏部尚书给免了。
经过公推,由刑部尚书吕本转任吏部尚书。
按理说是尚书平调,没什么稀奇。
可稍微看看吕本的履历,就让人浮想联翩了。
吕本半年前,才从刑部侍郎升任尚书。要知道,同部的侍郎直接升任尚书,是非常少见的。
更何况又短短时间,升任吏部尚书。
完全打破了常规。
虽然在张希孟的操持下,大明的人事大权是落在门下省手里。但是门下省的考评只是作为基础,属于把关看门的。
门下省说你不行,那你一定不行。
但是你到底能不能行,还要看中书省的。
尤其是想成为一部尚书,或者牧守一方,中书省才是关键。
这也是张希孟和李善长之间的默契。
而中书省这部分人事权力,就是左丞相和吏部尚书分享。
吕本能被推到这个位置,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女儿也嫁给了太子朱标,就是侧妃吕氏!
捋清楚这条线,也就明白过来,随着太子朱标出任监国,加上皇长孙出世,东宫行情看涨,已经有人开始下注了。
毕竟整个朝堂,可以不在乎谁登基继位的,只有张希孟一个。
哪怕是李善长,他不在乎,但也不能给子孙惹祸。
至于吕本的行情为什么会上涨,道理也不复杂,太子正妃常氏,她是常遇春的女儿,武将勋贵都盯着呢,根本没有多少空间。
就只能从侧妃下手。
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收益足够大,哪怕再危险的事情,也有人想尝试一下。当然了,这倒不是说有人就要害皇孙。
毕竟才几个月的小娃娃,死了也可以再生。关键是要把这个根基破坏掉。
要一点点让周围的人,失去希望,放弃支持,只要持之以恒,废掉所有基础,到时候轻轻一推,也就轰然倒塌了。
这种事情在史书上比比皆是,都不用费力气,遍地教程。
李善长自然是不屑于参与这种事情的,甚至他要是凑热闹,没准还把大家伙都给提前拉下水。
但是老李端居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