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一等。
久而久之下来,那些出身良好的孩子,优点被放大了,反过来,穷人的缺点被放大了。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代代传承,千百年塑造,最后就出现了许多名门望族,他们的子弟,确确实实,比穷人更出色。
好玩的是,似乎穷人也接受了这一点。
在学堂里,一些穷苦子弟的孩子,也处处唯唯诺诺,邋遢懒惰,怯懦,缺少自信……这种情况,还能够改变吗?
张庶宁认为,能改变!
要怎么改变呢?
那就是胜利!
比如说这一次考试,夏河寨的学生,就凭着自己的努力,击败了那些富家子弟,在千军万马丛中,杀了出来!
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一种足以改变他们一生的胜利!
只有胜利,才能解决问题!
他们并不差,只要有适当的条件,甚至远远不如那些富人子弟,他们也能像野草一样,顽强生长,取得相当不错的成就。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张庶宁像个开心的孩子……确实,他的确还算是孩子。
张庶宁立刻给老爹写信,他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爹。
不光是男女一样,还有贫富,也都一样。
或许一时看起来有差别,但是这个差别,绝对不是不可以改变,更不是生生世世的。甚至张庶宁觉得,在穷苦子弟身上投入,或许远比富家子弟要好多的。
因为他们更愿意付出,更能吃苦,改变命运的冲劲更强……只要适当引导,投入一点点资源,就能培养出相当多的人才。
张庶宁觉得,自己老爹心心念念的人才培养,或许真的可以从乡村入手。不过为了验证他的想法,最好还是找一处试验,哪里更合适呢?
毫无疑问,就是北平了。
反正朱棣有钱,让他出。
看看花同样的钱,到底哪一种的效果更好?
张庶宁越发喜悦,因为他发现,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或许真的是前途无量,远比出将入相,更能改变大明朝。
他不光要告诉老爹,还要告诉夏知凤,告诉黄观,胡俨他们,他希望有一群朋友,一起来研究,一切寻找答案……
就在这时候,蔡本来了。
师生见面,多少有那么一点点尴尬。
“怎么说呢!我还是把你当成我最好的学生。”蔡本沉吟道:“你很聪明,知道拿学堂的题目,去教那些孩子,死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