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证,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政务,我这个太师还是能来中书省说几句话的。”
众人都是一怔,张希孟确实有这个权力,可问题是过去张希孟一直没用过。毕竟还有太子监国,轮不到他来插手。
可是这一次张希孟打破惯例,直接来了,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压力。
“孙首辅,你先说说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孙炎连忙躬身,“回太师的话,根据我的了解,这里面有地方隐匿灾情,也有赈灾不力的问题。但归根到底,是负责征收田赋的税吏,胆大妄为,激起民变……我以为,此事税务部难辞其咎!”
他也真不客气,直接摆明了车马炮,我针对的就是胡惟庸。
这其实也是孙炎多年总结的技巧,面对朱元璋和张希孟,耍小聪明是没用的,与其费力气遮遮掩掩,不如直接摊牌,反正朝臣争斗,也不算什么大事情。
胡惟庸有机会,也不会放过孙炎,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果然,胡惟庸直接站了出来,先是向张希孟躬身,随即道:“太师,诸位大人,该是我的罪过,我一点不会推诿卸责。但我也想请大家伙把事情弄清楚。现在的田赋,已经划到了地方收入上面。虽然那些征税的税吏,还是要归税务部管理,但是我们根本指挥不动他们,现在说了算的是地方衙门!”
孙炎不客气道:“胡尚书,你这还不是推诿卸责吗?”
胡惟庸冷哼道:“孙相,你难道还不清楚?前面提到的税制改革,是要把田赋留给地方,同时推行新一轮均田。这样一来,把累进田赋拿掉,减轻百姓负担,稳固地方财税。”
孙炎点头,“这是陛下定下来的,也是我们力推的,胡尚书有什么意见吗?”
胡惟庸叹道:“孙相,田赋交给地方,这一条没有问题,地方上很愿意。但是要让他们重新均分田亩,重新核定税额,他们就不愿意了。地方拖延不办,老百姓的担子可没有减轻。又遭逢灾年,这要是不出民变才怪!”
胡惟庸痛心疾首,“每次关乎财税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方上,也从来没有老老实实配合过。这一次的事情,说不准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总而言之,要如何整顿,还要看朝廷的意思。”
他的这番话说完,确实让孙炎一时语塞,竟然无言以对。
胡惟庸讲的东西,确实没错。
如果能重新均田,重订税额,老百姓的处境就不会这么艰难,或许也就不会闹出今天的事情。
毫无疑问,孙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