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孙伴读,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艘船只,从大明出发,向西航行……这一次他们可是走了不少地方,南洋,天竺,波斯,一直到了红海。
连续的探索,让朱英大为振奋。
而且他们的航海发现,也给夏知凤的地圆学说提供了有力支撑。
就在夏知凤彻底提出地圆学说之前,朱英资助的船队就已经出发,进行了环球航行……这一次他们沿着非洲海岸南下,穿过印度洋,驶入大西洋,随后又进入太平洋。
前后历时三年,总算回到了大明。
十三艘船只出海,回来的只有八艘。
足有一百多人,葬身他乡,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但即便如此,朱英也觉得是赚大了。
事实上过去几年,朱英,方家,甚至是花云,他们都在资助探索……张庶宁他们编写海国图志,也借助了不少资料。
虽然有些东西错得离谱儿,但问题是离谱也要先有谱,不然凭空设想,提到海外,要么是三仙山,上面长着长生草,要么就是九州之外大九州……完全是凭空臆想,更加要不得。
总而言之立国十多年,张希孟喊了多外发展开拓也有十来年了,身为他的最好兄弟,朱英岂能不为了大哥的主张卖力气!
毫不夸张讲,朱英几乎把这事当成他的使命来做了。
大哥是当世圣贤,他说出的东西,绝不可能有错。
就让我这个小弟,替他证明!
也正是这一股劲儿,支撑着朱英开拓了眼界,摸清楚了吕宋的情况,这才有了种甘蔗的动议。
总体而言,对外的探索,成果斐然。
至少大明百姓的知识极大丰富,对海外的情况有了新的认识,还顺带弄回了好些新奇的东西。
但是同样的,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
且不说花了多少钱,损失了多少艘船……光是人员损失,就相当巨大。
比如说马三宝的父亲和大哥,他们是在一年之前出海的。这一次他们想弄点稀罕物回来,就是土豆!
前面航行,他们发现了这个东西,甚至还吃过。
他们认定了这东西会改变大明。
但是很可惜,当地土人把土豆看成了命根子,严防死守,根本不许你带出去。
生的土豆拿不走,秧苗也不行,谁敢动,就跟你玩命。
马氏父子也真是玩了命,他们安排了一百二十人,全都配备铠甲利刃,在美洲登陆之后,先是装作贸易,随后果断出手,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