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万民一心,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毕竟在张东看来,他爹立了一次大功,就老实下来,一心种田,实在是辜负了老天爷的垂青。
老辈不思进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
而此刻的张子明,正坐在奉天殿上,同许多受赏的功臣一起,和朱元璋,张希孟一起,举杯畅饮,开怀大笑。
张希孟端着酒杯,笑呵呵走到了张子明的面前,“这回你算是被孩子超过了,一人灭一国,比你威风多了!”
张子明黑着脸道:“那个混小子,从小就不听话,让他读书,他也不好好读书。让他安安稳稳过日子,他也不听!真是要气死我了。回头必须让这小子生个儿子,我在家里头带孙子,他爱怎么样怎么样,我一定要培养孙子,考进济民学堂,改换门庭,我们张家也要出个读书人!”
这时候旁边有个魁伟的家伙,嘿嘿笑道:“你们张家不缺读书人了,咱们太师不就是大明最大的读书人吗!”
一句话,周围人都笑起来。
说话的家伙正是王黑虎,他最厉害的功绩,就是一个人,平定了好几处山寨土匪。在他的带动之下,陈州等地土匪绝迹,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
而且王黑虎还带动了中原剿匪……大批明军退伍将士,返回家乡,训练民兵,剿杀土匪。
中原之地,匪患绝迹,没有土匪的日子,那才是好日子。
这一次论功行赏,王黑虎也到了京城,坐在了奉天殿上,享受着至高的荣誉。
像他们这样,从各行各业推选出来的人物,还不在少数。
其中就有一个黑瘦的小老头,他坐在那里,很不起眼。如果不是自己寻找,都看不到他……这人是从贵州龙场来的。
其实这一次授勋,有人推荐过张庶宁,不只是因为他是太师之子,实在是这些年张庶宁编书办学,在推动教化上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按照道理,他是够格的。
只不过张庶宁拒绝了,而且他还推荐了眼前的人,他叫杨述,是个彝民。
虽然是彝民,但是杨述办了一所私塾,教授汉字诗书。这所私塾不大,只有二十多人。但是杨述教的很用心……当地土司头人甚至把孩子送到了他的学堂,其中竟然还有个女孩子,叫奢香……
张庶宁为了杨述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他告诉老爹,杨述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办学,那时候大明尚未建立,这个彝民汉子,早年在外闯荡,吃了不少苦,侥幸读了一点书。
在他三十岁返回家乡的时候,遇到了土司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