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4章 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朕真的不务正业,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14章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
如果从阶级论的角度去看,就会非常清楚而且明白的知道,皇权、甚至说朝廷,为何要不余遗力的对付诸如兖州孔府、松江徐氏、新都杨氏、蒲城张氏等等大家大族了,因为他们已经作为超越名门望族阶级,已经威胁到了统治层的世袭官和官选官阶级。
这些遮奢户掌握的人口、田亩、工坊完全超出了当下大明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能容纳的红线,再不收拾,僭越皇权会成为必然。
比如兖州孔府及其走狗,控制了山东超过半数的田亩,超过了五十万顷,黔国公哼哧哼哧在云南干了两百年,算上记名在黔国公府、防止土司讨要的官田,也才四万顷。
比如四川,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在万历七年清丈,四川巡抚王廷瞻的奏疏中,田亩总数只有14万顷,而阻碍朝廷清丈的,是地方名门望族和土司的默契配合,新都杨氏的存在,已经到了皇帝忍无可忍的地步。
四川一省之地,14万顷,1400万亩田,糊弄鬼都没这么糊弄的!
作为对比,陕西、陕西行都司,更加干燥,始终处于半旱灾状态,去岁清丈也有耕种的土地为65万顷,河南为114万顷,南衙为189万顷,而四川纳税田亩只有14万顷。
皇权、朝廷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装傻充愣,视而不见,沉浸在礼法编织的皇权大梦中不可自拔,沉默的看着他们不断的蚕食大明的根基;要么革故鼎新,将其连根拔起,致力于推动大明新政,调节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毫无疑问,朝廷选择了后者,这就是朱翊钧和张居正,以及他们所带领的朝廷,一直在做的事儿。
理由非常简单:朕的钱!
王谦立刻准备出发,爱出风头的王谦,光是车驾就有一百多辆,而王谦带这么多车,不是他想做个显眼包,如果真的打开看,里面全都是火器,他这一趟,不仅仅是要查案,还要押送送往四川的火器,这些火器是为了防备莽应龙死后,西南有变,朝廷送到四川总兵刘显手中的神兵利器。
“这样的杰作,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也有很多吗?”辛迪疑惑的问道。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奔着四川而去,此去四川,王谦不是孤立无援,王崇古连写了数封书信,给晋党的门下,仔细的交待看护一二。
费利佩有时候搞不明白这个十八岁的大明皇帝究竟在想些什么,以大明皇帝手中可怕的军队,根本不必顾忌那些只会搬弄是非摇唇鼓舌之人的束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