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2章 大司马这个保守派有点怪,朕真的不务正业,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了一种极为夸张的地步,十几个倭寇就能闯到南京去,两骑北虏就可以压着大明贯穿大明万人大营。
这很重要,这是确定戚继光名分的大事,礼部没有丝毫的马虎。
“当初这件事为何没有做成?”朱翊钧疑惑的问道。
嘉靖十九年八月七日,北虏从宁武关入寇,劫掠岚州、静乐、岚兴等县,所杀掳掠百姓超过了万人,而且在大明境内驻扎了十余日,在八月十六日,再次从宁武关离开,山西副总兵魏庆拥兵万余,敌人来的时候畏惧不出,等敌人走了,才悄悄跟着,结果遇到了北虏殿后骑卒,一共两人。
万士和反对陛下赶人的想法,他提出了另外一个解决办法,利玛窦是传教士,张国祥是龙虎天师,都是宗教人士,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下午朱翊钧从京营操阅军马回到通和宫,在通和宫召见了铜祥铜厂总办陈成毅。
“潞王你的意思呢?”朱翊钧看向了弟弟,询问他的意见,大婚后就成丁了,他也要开始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既然是传教士,不如就让他在京师,和龙虎山天师张国祥张提点,沟通一下道藏?”万士和不认同陛下的做法,他低声提醒道:“陛下,遣泰西特使徐璠也在搜集泰西文牍,咱们直接把人赶走了,恐怕徐特使在泰西难做。”
而且这有利于大明在吕宋的王化,也有利于大明在吕宋的统治。
既然泰西来的使者总是需要翻译点什么,不如翻译道藏,够利玛窦研究一辈子了。
“花的是宫里的钱,外廷大臣就没必要分说此事了。”冯保作为司礼监大珰,自然要反驳一句。
他提起翟銮当年的重振京营五事疏,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确定给戚继光封公这件事,张居正看病前口头答应了,这正是开始了走流程。
嘉靖中后期的时候,北虏入寇都是能瞒就瞒,瞒不住再想办法输贿逃避,朝廷都不肯面对,边方军卫上报也是讨嫌。
“还得是大宗伯啊。”朱翊钧由衷的说道:“不愧是读书人。”
在廷议结束之后,朱翊钧单独的留下了万士和,主要是关于泰西特使利玛窦之事,利玛窦比历史上早到了一年,按理说他现在应该前往印度,在第乌总督府传教才对,但是他通过教廷,直接申请到大明传教。
廷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最终,曾省吾的意见通过了廷议,朱翊钧在下印的时候,非常确认,曾省吾这个保守派实在是有点怪。
陈成毅很能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