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4章 抛开军事威胁不谈推广海外宝钞,朕真的不务正业,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钧颇为认同的说道:“三十两银子,不是普通人家能拿出来的。”
两个钟表则是用于测量经度,里面记录的是北衙时间,两个负责互相校对去平均值,还有一个测算当地时间的日晷,这些都是舟师们在海上不断航行的经验,每一个算法,都极其的宝贵。
大明现在已经有了试错的资本,不是陛下刚登基时岌岌可危的局面了,政令具体好坏,先试试,反正都是试点,成了就成了,不成不还是有‘张居正’、‘王崇古’这些佞臣吗?
他拉开了推车上的盒子,里面卡位放着墨水、钢笔、一个木板,木板上带着夹子,上面有许多的裁好的标准纸张,还有一台机械计算器,两个钟表。
张居正收好了陛下送他的东西,回文渊阁前,他犹豫了下说道:“陛下,石城县知县陈榛这个案子,那个失主,估计是当地遮奢户的走狗,陈榛刚刚到任,当地遮奢户怕是要给陈榛一个下马威,陈榛也不是泥捏的。”
“这一个,新制丈量步车!”朱翊钧来到了一个推车面前,这個车是一个综合性的绘测工具。
“臣的确是不太赞同的。”张居正选择了实话实说,陛下直接问,他也直接回答了,绕那么多的弯儿,猜来猜去的不符合他们这对君臣相处模式,他思索再三开口说道:“其实在臣看来,新政的力度已经完全足够了,没有必要更进一步。”
“舆地图!先生回内阁的时候,带回去一份慢慢研究。”朱翊钧展现了部分的堪舆图,只有绥远的还是简单的勾勒,但也能看出大概的形状。
“先生你看,这张图是西山煤局的窑井,窑民多在井下作业,门头沟的煤埋得深,井下作业危险多,为了通风换气,工匠们制作了一根长筒,从地面插入井下,用往复式蒸汽机换气,倒是极为巧妙。”朱翊钧面前有幅画,画上是窑民采煤,换气装置,就是今岁西山窑井的一个重要发明。
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过程中,因为商品的丰富,会产生一种商品无所不能的拜物教,而白银流入,在京师、南衙、松江等地的白银堰塞,拜物教,又必然向拜金教转变,认为金钱无所不能,无论是拜物教还是拜金教,对崇德教的儒家士大夫而言,都是巨大的冲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孝,是儒教之下的社会基本运行规则: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
如此种种,张居正觉得够了,再继续下去,就会威胁到皇权了。
老神仙留下的东西,能遗泽三百年,已经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