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朕真的不务正业,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在梁梦龙明白了,必然要说清楚,直接乱刀砍死,反而助长风力舆论,而且还难以确定常例。
国初,天下凋敝,官员短缺,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下旨令名士入仕为官,广信府贵溪县有儒士夏伯启否认明政权的合法性,依旧向往正统的‘胡元’,拒不出仕,甚至不惜砍断自己的手指明志。
“麻贵率领两个车营,为了争抢缴获,起了冲突,还打死了人,有这个事儿吗?”戚继光看向了麻贵问道。
“有理。”梁梦龙沉思了片刻,拳头攥紧了。
这种倒着来的思考方式常人并不具备,即便是灭国之战的将领中也少有这种思考方式。
河套的情况比吕宋还要差,吕宋有钱,河套穷的叮当响,所以即便是有三年升转,满九年给特赐恩科进士这种恩赏,依旧无济于事。
戚继光是对的,这一次就是读书人在要筹码。
上一次吕宋需要读书人前往兴文教,大明皇帝设特赐恩赐进士,前往举人,九年特赐,并且论功行赏,这一次河套比吕宋要近一些,而且生存环境,也都差不多,吕宋酷热难捱,河套遍地风沙,读书人想要的不过是皇帝增加一些筹码。
最最吊诡的地方则是大诰里的永例,逐渐成了沉没条款,不再执行。
戚继光看向了李如松说道:“李如松带领的骑营纪律最差,风评也是最差的,征伐武川的时候,把当地十二个部落的牛羊全都拉走了,一句话都没有就是硬抢,后来掌令官察闻到后给人家补了银子,这件事才算是没闹起来,边民生活不易,若是王师人人如此,那草原就是遍地匪患。”
戚继光相信陛下会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就像陛下相信他戚继光能打胜仗,而不是突然黄袍加身要取皇位一样,这是一种彼此的信任。
陈大成愣了愣问道:“夏伯启剁指案?那是什么?”
夏伯启最终被杀,并且朱元璋将其写入《大诰》之中,并且定下永例: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籍没其家,以绝狂夫愚夫仿效之风。
这也是大明君王,也被称之为君父的缘故之一。
他没下这样的命令。
“我们要彻底王化河套,就需要兴文教,但是没有读书人愿意前来,这次陛下召集儒学士前来河套,无人应诏,在我看来,不过是读书人想要跟陛下讨价还价罢了,为了更多的恩荣。”戚继光笑着说道:“不必过分担忧,陛下,一定会处置好这件事的。”
戚继光的思考方式,和常人完全不同,他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