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3章 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朕真的不务正业,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03章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
朱翊钧再次采用了保守派的主张,等修好十王城再说,因为大明的藩王们,都比较闹腾,从国初靖难开始,有了燕王登基这个成功案例,总有些藩王觉得自己也行,试图复刻燕王壮举。
一旦解决人地矛盾的过程中,再叠加上藩王这个因素,闹出剧变来,新政的进程反而会推迟,甚至弄的动静太大,那新政的阻力会陡然增大。
“需要抢时间。”张居正眉头紧蹙的说道:“需要赶时间建设十王城,赶在有人胆敢冒头之前。”
“现在大军刚刚大胜归来,震慑天下宵小之辈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把十王城建起来,只要能够赶在有人胆敢冒着大不韪鼓噪之前,完成撤藩,才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收场。”
时间,一定要抢出时间差来,否则到时候,藩王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就是天大的麻烦。
“这件事交给我吧。”王崇古看了看所有人平静的说道:“营造这块儿,我还是有这个底气的。”
王崇古的话里透露着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就是一种我话讲完了,在营造这件事上,在座的都是垃圾的睥睨感。
就营造这块,王崇古敢拍着胸脯表示,张居正都不是对手。
要知道,当初王崇古营造皇宫中轴线的时候,是生死时速!
那时候,陛下在皇极殿大殿地基上,接见外番使者的时候,王崇古真的在跟时间赛跑,即便是皇帝屡次提出可以降低建造标准,提高速度,王崇古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皇宫中轴线的鼎建。
张居正沉默了一下,再郑重的一拜,大声的说道:“臣叩谢天恩。”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说道。
张居正略显尴尬,因为根据礼部对旧案的整理,隆庆年间,在册宗藩还有十万三千余人,考成法之后,因为给宗藩发俸这件事不纳入考成,在册宗藩的数量开始锐减,到万历十年,仅剩下6万了,这么下去,不出十年,恐怕还得减半。
王崇古搞皇宫中轴线鼎建的时候,除了银子什么都没有,还是赶在了皇帝大婚头三个月完成了鼎建大事,即便是皇帝就大婚的时候住了一天,就又搬回西苑了,但皇宫鼎建如期完成,保住了全家老小的命。
“年底的话,是不是太赶了些?十王城,虽然名叫十王城,可仅仅河南地面的亲王、郡王迁徙入京,也是個极其庞大的规模了。”朱翊钧眉头一皱,决定宽限几天。
“不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