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巴拉爵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6章 出去,讨逆,迪巴拉爵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震点头,随即去寻刘擎。
“州学闹事?”
刘擎最忙,刚得空,还没来得及喝口茶水,闻言骂道:“一群人吃饱没事干的!”
“子泰不会……”宋震有些担忧最近越发果决的杨玄会下狠手。
“州学中,多有豪强子弟。子泰对豪强的态度你是知晓的。”刘擎也为之头痛,“按他的手段,弄不好就会把州学给拆了,重起炉灶!”
“没错,老夫就担心这个。”宋震说道:“子泰以前还能隐忍,如今却越发的犀利了。”
刘擎叹道:“你觉着,能威压北辽的子泰,还需要隐忍吗?”
“好像,不需要了。”
……
对于北疆节度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才。
有了刘擎,杨玄才能肆无忌惮的率军征战。
有了宋震,杨玄才能不时给自己放个假。
人才不嫌多,但在这个关键的当口,人才必须是信得过的。
陈国之前,人才多是征辟而来。而征辟的对象,多是世家门阀,豪强人家。
有人说那是以门第取士,可在那个时代,普通人家能不饿死就算是幸运,读书的耗费能让他们破产。
故而读书人几乎都出自于上等人家。
所以,人才征辟自然也只能从那些人家挑选。
这便是上品无寒士。
到了大唐,这种情况好了些。各地都有学校,虽说进学校的多是殷实人家,可好歹平民也有些。
这就给平民逆袭提供了机会。
虽说少。
但总算是开了一道缝隙。
“学校和科举是最大的善政!”
直至执掌陈州之后,杨玄才深刻理解了科举对于中原的重大意义。
他此刻站在州学门外。
韩纪点头,“就说老夫,若是千年前,老夫这等出身休想出头。故而提及武皇,老夫总是充满敬意。”
科举乃是前朝发明,不过彼时社会环境僵化,平民就算是能参加科举,也只是陪杀场。
直至到了武皇时期,科举才正儿八经的成为大唐取士的渠道。
州学教授汤伟急匆匆的出来,见到杨玄,松了一口气,行礼,“见过国公。”
“在闹腾?”杨玄指指里面。
站在这里,隐约能听到嘈杂的声音。
汤伟苦笑,“国公赎罪。从国公与长安闹翻之后,长安就断了咱们科举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